骡子这种大型牲口,体型不比马差多少,吃得比马少,耐粗饲,不像马匹那样挑饲料,好养活。
偏偏力气却又比马大得多,而且耐力十足,抗病力也强。
同时它又比驴跑得快。
乃是结合了马和驴两者长处的杂种。
若是选了体质优良的公驴和母马作为父母系,那么就能生下大型骡,运气好的话,比马大的也不是没,是极为上等的挽用牲口。
有了陇右与湟水河谷的大汉,母马基本是不用担心的。
一头两头三头的优质大公驴倒也不难找,但数以十计乃至以百计的优质大公驴,那就比较难得。
就算是大汉丞相,想要征收足够数量的优质大公驴,那也要费一番大功夫。
但冯鬼王不一样。
只要他表达出一个意思:我想要大公驴。
别说大汉境内,就是关中和吴国那边,都有人想尽办法收集大公驴给他送过来。
只要毛料红糖蜜酒给得足,一切莫得问题!
而对于冯鬼王来说,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那也叫问题?
有了大公驴,再加上护羌校尉府所拥有的马匹资源,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大批量出产骡子根本就不是问题。
有了大量的骡子,组建起这个时代的摩托化部队,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骡背步兵,光是后勤成本方面,就要比马背步兵值得推广。
还是那句话:吃得少,力气大,耐力足,适应力又强。
这不比马上步兵好得多么?
虽说是比马跑得慢了些,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不管是马上步兵还是骡背步兵,终究都还是步兵。
不可能奢侈到让他们一人双骑,长时间一直奔跑。
毕竟步兵在很多时候,是要攻城拔寨的,后方辎重跟不上,你跑得再快,那也失去了大半意义。
这是取舍与平衡性的问题。
冯鬼王想要组建三国时代的摩托化部队,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所考虑的。
不是他自吹,现在不管是谁,只要听到是冯永二字,就没人敢不当成一回事。
只要是军事素养在平均线以上的敌将,都会留意校尉府步卒的奔袭。
敌人有了防备,那么奔袭在很多时候就会失去意义。
冯永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准备一支古代摩托化步兵部队,把这个奔袭能力发挥到超乎他们的想像。
在对超乎敌人想像的远程目标发起奔袭后,还能在到达目的地后立刻投入战斗。
到时候说不定吓都能吓死对方。
司马懿几年前可不就是八日行一千二百里,直接就把孟达给吓懵了么?
摩托化就问你怕不怕!
再加上相当于后世钢铁洪流的大量轻重骑兵。
想到这里,冯君侯都快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永远对敌人保持优势的方法,不是把技术秘藏着不示人,因为不拿出来用的技术,那就相当于没技术。
要永远地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或者利用生产力的优势,让敌人永远跟在自己后面吃灰。
徒弟后面走的路,都是师傅前面走过的,还怕他跳反到天上去?
生怕敌人知道而把技术藏起来,连自己都不用的想法,那叫懦弱,那叫自卑,那叫愚昧。
冯鬼王对此鄙视之!
现在别说是魏贼,就是大汉内部,除了校尉府的知情人,谁都觉得萧关一战,校尉府没个三年不可能缓得过气来。
冯鬼王前番跑了汉中一趟,基本也是哭穷,完全没有炫富的想法。
萧关是大胜,但亦是苦战啊,将士伤亡就不说了,战后光是死伤的马匹,大伙可都是一边流泪一边吃掉的……
也就是大汉丞相和张星彩,知道冯君侯一直在努力提高大型牲口的产量,手里肯定会有一些存货。
但他们同样也不知道,冯君侯手里究竟有多少底牌。
毕竟就算是张小四再怎么聪明能干,在没学过生物学之前,总会受到知识的限制。
骡这种东西,不是什么稀罕牲畜,也不是说没人知道它的优点。
关键点就在于:以现在的技术,根本没办法大批量地繁殖出来。
马匹就已经够难养的了,公马在很多时候都会错过母马的发情期。
这公驴和母马……随缘吧!
而作为生产力代表之一的家畜养育知识,颠覆了这个现象。
姿势就是力量!
冯鬼王,他骄傲!
“回山长,如今能拿出来用的骡子,有两千六百三十二头。”
“有点少了。”
看到山长似乎不太满意,周炉就有些紧张起来:
“是这样的山长,这骡子要长两年,才能使用,但还不能给它拉重物。只有长到两年半的,才算是真正能完全使役。”
周炉这么一说,冯永就反应过来了:
“你的意思是说,这是第一批?”
“是的,山长。”
周炉连忙点头,“半年,只要半年,学生可以给山长产出五千头,全都是可以使役的。”
估计是真急了,有些口不择言,也不知他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