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大,那也只是个游侠。
这冯君侯身份高贵,才智高绝也就罢了。
更重要的是,在知晓数百年前辛秘的韩大侠眼里,冯君侯乃是出自一等一的远古师门。
按江湖规矩,这等身份,江湖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比?
最最重要的是,冯君侯愿意为游侠儿正名。
他为游侠儿指明了何所为,何所不为。
甚至还专门为游侠儿写下了《侠客行》。
能跟在他身边,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君侯啊,某此次出来,本就是受了王刺史之托,给安定的故人送信的,哪知这一送,就是数年之久。”
“这信就算是送得再久,也是要回去给王刺史回个话,有没有送到啊。”
韩龙苦笑着解释道。
“啊,我还忘了此事!”
冯永这才想起自己平定安定时,韩龙还曾向自己求过情,说有故人在安定,莫要让兵乱祸及一个孟姓人家。
因为他是受了魏国幽州刺史王雄之托,来关中给他的故人送信。
王雄曾受前安定太守的举荐,这才得了曹丕的赏识,当上幽州刺史。
现在前安定太守已经不在人世,其后人留在了安定。
“幽州啊,幽州是个好地方……只是那里的胡人常入塞内祸乱,百姓不得安宁。”
冯君侯一听韩龙提起幽州,不禁咂了咂嘴。
没办法,现在凉州也好,关中也罢,冯君侯的大名已经广为流传。
冯君侯领着大军到哪里,哪里的胡人都是举族欢迎他的到来。
如同久旱得甘霖,久渴得甘泉。
皆说冯君侯乃是受了山神指点,习得纺织羊毛之术,专门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
只要愿意跟着冯郎君走,日子过得那就是相当滋润。
对于这些一心想要归附大汉的胡人部族,冯君侯除了尽自己所能,安顿好他们,还能怎么样?
总不能让他们去当劳力吧?
特别是此次萧关之战后,冯君侯已经是名震天下。
而支持魏国的胡人在此次西平叛乱中,基本已经被清除干净。
从此以后,雍凉之地的胡人部族,风闻冯君侯之名而臣服,那是必然之事。
身为劳力公司的总头目,对于没有劳力来源这种状况,冯君侯表示深为忧虑。
“雍凉百姓何幸,有冯君侯坐镇,胡人无不驯服。”
韩龙还道冯君侯是在感慨幽州百姓之不幸。
想起护乌桓校尉田豫对胡人多行杀戮之举,而幽州刺史王雄又是一味安抚,两者闹得不可开交。
偏偏那胡人又是时叛时臣,受苦的,唯有幽州百姓罢了。
王雄不由地叹息一声。
他却是不知,眼前这位冯君侯,只是想把劳力生意做到幽州去而已。
毕竟据他所知,目前最为桀骜不顺的胡人,莫过于幽州边境的鲜卑胡人。
“先生此言过矣,这雍凉二州之地,大部还在魏国人手里呢。”
冯永笑道。
“一样,一样。”韩龙摆摆手,“某虽是粗人,但平日里听那将士说得多了,知道那凉州早晚会重归大汉手里。”
“至于关中,想那曹真,处心积虑以十万围截君侯两万余人,最后却被君侯大破之,所以在某看来,关中又有何虑哉?”
“与那凉州一样,早晚都是大汉的囊中之物。”
“那就借先生吉言了。”
冯永知道留不住韩龙,于是问道,“先生此去,可还有意归来?”
“若是幽州无事,某自会归来。只是……”
说到这里,韩龙顿了一顿,又看了一眼冯永,这才说道,“那北方韩家,在陇右算是损失惨重。”
“想那韩仇,在北方韩家里可算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也不知他们会对此做何反应。”
“故某这次回去,想先去塞外打探一番,看看情况再说,也不知何时能归来。”
冯永与韩龙相处甚久,知其因为当年两位韩信之事,造成了现在两个韩家与北地胡人纠缠甚深的局面。
阻止北方韩家勾结胡人,南下祸乱百姓,几乎已经算是韩龙身上背的一个家族使命。
“倘若如此,先生此行,只怕是危险不小,还请一定要小心谨慎,某随时等候先生的归来。”
冯永拱了拱手,心中不免有些敬意。
虽然韩龙没有诸葛老妖那般出名,但两人都是为了一个信念,终生为此不断努力。
在冯永看来,都算得上是纯粹之人。
无关信念大小,无关身份高低,都值得自己的敬佩。
韩龙看到冯永非但没有试图强行挽留自己,反而是理解自己所为,心中不禁就是有些感动:
“某在君侯这里滞留甚久,知君侯军中不少事情,君侯这般放我离去,难道就不怕我告知魏国?”
冯永含笑摇头:
“先生在南乡时先是首倡忠义祠,然后又举荐了刘浑,后面又为我做了诸多事情,先生若不是信我,又如何会这般厚待我?”
“先生信我,我亦信先生。”
你们这些游侠儿,最认的就是一个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