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汉末小粮官> 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五章 士族的阻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五章 士族的阻力(1 / 2)

王垕喝大了胡言乱语,其他人可不认同他的说法。

陈群便问道:“厚土也不过才二十岁,何出此言?”

王垕指着陈群道:“呵呵,你猜我怎么知道?你一个大士族的弟子当然不知道我们这些寒门的难处。你一生下来就有名师教导,自己家学渊源又深,只要学的不算太差总是能当个大官的。”

郭嘉、满宠赶紧附和王垕,唯有冀州大族出身的沮授假装没有听到。

陈群也不生气,他就是这么一个随和的人。历史上的陈群性格正直通雅,多结友人,虽然看不起行为不检的郭嘉,但也只是私下提醒郭嘉和曹操,从未耽误过正事。而本位面曹操官渡战败,陈群身为颍川士族中的大家子弟,明明可以留在颍川,却不愿抛弃曹操,转进千里来到司隶,他的内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认识王垕后更是多次聚众饮酒,品尝美食,干起了自己往日不喜的行为不检之事。

陈群听了王垕的话辩解道:“我的家族最早也不过就是普通人家,是一代代先辈努力一点点将家族发扬光大,我能出生在这样的家族是我的幸事,但厚土也不应该无视我个人的勤奋。”

啪!

王垕拍掌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我的意思不是说士族弟子不好。士族弟子的平均水准总归还是在寒门弟子之上的。但问题是明明有一些寒门弟子更加优秀,却无法被人发现启用。为什么?因为察举的名额都被尔等士族子弟占用了。也就是乱世之中我们能遇到曹公这样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主公,否则我和奉孝、伯宁肯定还窝在自家的小地方,能当个小吏就算不错了。”

王垕这话说的有点绝对,因为颍川郭氏虽然也是寒门,但名气却比他王氏要大得多,反倒是满宠和他经历类似。

陈群依然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察举制确实不算完善,但暂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办法。也许等他能到达一定的地位,他会想办法改变一下固有的察举之法。

郭嘉知道王垕的脑子里有的是奇思妙想,便道:“厚土有什么想法也说来听听,也许咱们能想出一个新办法来。”

“哈哈哈,我早就想到了,你们等着。”

王垕摇摇晃晃的站起身,从书房拿出一堆手稿递给郭嘉四人。

“前几日荀令君问我关于重建司隶的建议,我便夹带私货将新的人才选拔法一并交上去了,你们且看。”

郭嘉、陈群、满宠、沮授传看了这份名叫《司隶发展规划并人才改革、军制改革书》的策论,四人渐渐回想起前段时日王垕询问他们的各种问题,顿时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不少。

郭嘉连喝了两口水才道:“厚土,你这份策论递上去多久了?”

“怎么也有个五七日了。”

王垕还在装醉,他上书给荀彧后多日没有回复,今天终于忍不住将这份策论拿出来给几名好友分享,顺便看看他们的建议。

陈群手里拿着王垕的策论,双手哆嗦道:“厚土出身寒门,但也是士啊,你是想让曹公永远绝于士族吗?”

陈群这么问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王垕的这份策论除了司隶的发展规划,还讨论了两个新制度的可行性:科举制和府兵制。

————

就在王垕和郭嘉、陈群、满宠、沮授喝酒吹牛顺便将四人吓出一身冷汗的时候,荀彧拿着王垕的这份《司隶发展规划并人才改革、军制改革书》找到了曹操。

“果真是厚土所写?”

曹操还是不敢相信。虽然王垕已经给他带来太多惊喜,但他印象中的王垕还是更擅长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多再会一些医术,这对一个寒门子弟来说很难得了。

比如郭嘉就长于谋略,而对民务就较为生疏。满宠长于律法,却缺少机变。诚然,人是会成长的,郭嘉、满宠现在就比刚来到曹操手下时成长了不少。

但王垕才多大岁数,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学习,如今不过二十岁,如何能制定出如此详尽的改革之法。

曹操心思一动:“厚土近日主要和谁来往?”

荀彧答道:“除了沮授每日和他在一起,就是奉孝、长文、伯宁三人了。”

曹操点头。

陈群、沮授一个精于内政,一个长于军务,郭嘉有战略素养还能出谋划策,满宠沉稳可靠,再加上王垕这个满脑子古怪主意的家伙,五个人一起想出如此颠覆的改革办法倒也合情合理。

于是曹操又拿起《司隶发展规划并人才改革、军制改革书》,询问道:“文若,你觉得这个策论中的科举制和府兵制可行吗?”

荀彧点头:“可行。但无论司空选哪一策施行,都再也不会得到士族支持。”

前文说过,汉末的政治生态就是士族政治,任何一个势力的成败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袁绍能空降渤海不到一年就全取冀州离不开他巨大的声望,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冀州士族的支持。

曹操一开始能在东郡立足也离不开东郡士族张邈、陈宫等人的帮助。曹操势力能够在建安元年之后短短五年就占领整个中原则完全离不开颍川派士族的身影。至于曹操麾下武官,更是多出于谯县士族。

实际上袁绍和曹操本就是大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