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事情需要她去做,所以顾芸宁请了朝中最厉害的仵作帮助平熙便由着她去了。
顾芸宁朝着御书房走去,突然内侍总管弓着腰急匆匆出现,他用袖子擦拭脸上的汗水,嘴里不住大喘气。
“何事?”顾芸宁蹙起眉头看着内侍总管。
“呼呼呼...娘娘不好了,前殿有好多大臣求见陛下,奴婢拦也拦不住啊!”内侍总管焦急地甩着手,皱巴着脸向顾芸宁哭诉。
“好了,本宫去会会他们。”说完顾芸宁便在内侍总管带领下疾步离开。
此时前殿挤满大大小小官员,有的围作一团谈论着什么,有的三两成群激愤地争吵着,有的畏畏缩缩待在一旁随时附和,有的则沉默着......
叶清知端坐着,面上看不出任何神情,他低垂眼眸交握双手,食指有一搭没一搭地互相敲击。
“皇后娘娘驾到!”内侍总管高喊道。
众大臣立即站好纷纷跪下行礼。
顾芸宁淡然落座,双眼冷峻地扫视着下方一众大臣,随后不动声色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平身。”
“谢皇后娘娘。”众人齐声开口,呼啦啦起身站定。
突然,其中一位看起来上了年岁的老臣高声开口:“皇后娘娘,我们要见的是皇上!”
“皇上正在养伤,有什么事便同本宫说。”顾芸宁微眯着眼盯了老臣一眼。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后身为女子岂可妄议朝政!”那老臣咄咄逼人道。
顾芸宁微笑着闭上眼,心中怒骂:这个老匹夫!
很快她睁开眼,抖抖宽袖站起身来。顾芸宁不说话,只在众臣面前左右来来回回慢慢踱步。
“皇后这是何意!为何不让我们见皇上!难不成皇上已经......”
未等老臣说完,顾芸宁猛地指向他,暴呵道:“住嘴!”
皇后震怒,众臣吓得浑身颤栗,慌忙跪下伏在地上,那老臣见此也不情不愿地跪在地上。
“治理国家靠的不是君主一人,诸位皆是国之栋梁。君主伤病,做臣子的也要担负起责任,共同协理国事。若是林太师担不起这个责任,今早卸任回乡养老吧。”顾芸宁语气淡淡的,说出来的话却是十分不客气。
老臣瞬间气得翘胡子,腾地一下站起来指着顾芸宁的鼻子便是一顿咒骂:“叫你一声皇后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若不是你爹在,朝中有谁会服?国家危在旦夕,我等在寻求救国良药,你贵为皇后又能做些什么?扭扭捏捏的女人家如何掌管国家?让陛下出来,我们不见到他便不走了!”
“国家危亡之时!你在哪!你们又在哪!”顾芸宁红着眼直立于众臣面前,拔高语调一字一顿质问道,“陛下和丞相为国为民亲自上阵杀敌时,你们在哪?是畏畏缩缩躲在家里,还是张皇失措寻找活路?”
顾芸宁冷眼望着一个个垂着头面红耳赤的朝臣,最终将视线落回一脸不屑的林太师身上,继续道:“我父亲为了国家负隅抵抗,舍身献国时,你们在哪里?你们这些自命清高之人,不过是得了些权势便在这指指点点。莫同我讲什么女子不可监国的混账话!本宫贵为一国之母,为何不能代皇帝行使职权?国家需要的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墨客,而是真正为国献策献力的人才!若是看不惯,自行辞官回乡罢!”
语毕,殿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噤声不敢呼吸。
这时叶清知上前一掀衣摆,直直跪下,昂首挺胸地抱起拳,目光坚定地对着顾芸宁道:“皇后娘娘千岁,小人不才,愿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顾芸宁望向叶清知,她听父亲说过,叶清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未得一官半职,却是殷羡最看重的。
她点点头,勾了勾唇角对叶清知道:“本宫认得你,清正、博学,人如其名。”
顾芸宁慢悠悠地坐了回去,示意内侍总管将拟好的圣旨读给众人听。
内侍总管得令抖了抖肩,挺起胸脯一本正经地展开圣旨,朗声念道:“授状元郎叶清知丞相敕 制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文为本,武为砥柱。叶清知为人刚直,破卷通经,授以职权理宜然也。兹特授尔为丞相,扶正朝纲,钦哉。”①
话音刚落,众大臣纷纷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对叶清知横眉瞪眼,不解和嫉妒都要溢出眼眶。
“不可!叶清知不过是个处世未深的小儿,怎可但丞相之任!”林太师又高声斥道。
“为何不可?本宫的父亲拜相之时也不过二十,叶清知十八为何担不起?父亲和陛下看重的人岂会错?难道这丞相之位要给你不成?”顾芸宁盯着林太师冷声道。
林太师脸上闪过一丝裂痕,双眼飘忽着躲开顾芸宁的注视,要说他心里没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他不想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儿凌驾于自己之上。
“本宫还叫你一声太师是念在你一辈子为国操劳,望太师莫要将一世英名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