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庚祥恭敬应下,出列道:
“有乾仪卫从旁协助,劣币清查之事已全部结束,除了先前陛下手中那几枚外,还在魏都几十户百姓处发现,数量不多,如今已全部召回。”
“臣已将各地送上的消息一一看过,得知劣币只在魏都有过踪迹,且均出于德宁钱庄。此外,所有劣币皆产自康乐九年至十一年,其中铜含量不足正常钱币的一半,乃是以铅代铜所铸。”
先前那些劣币朱缨已在朝堂上公之于众,此时众人均是了然。那些铜钱看似寻常,但仔细辨别便知分量不够,且质地脆而易碎,原来是减少了铜、增加了铅的缘故。
“德宁钱庄······”大臣中不乏有人记得这曾是宁氏的产业,议论声渐起。
“诸位大人不必猜疑,康乐八年先帝下令官家禁商,自此德宁钱庄便被发卖,与宁氏扯不上干系。”宁氏是外戚,朱缨不便开口,朱绣开口解围道。
宁深拱手,接话道:“宁氏家业清白,早在先帝禁商时便脱了个干净,绝无逾矩之事。”
“宁尚书无须多虑。”
严庚祥身为内阁次辅,在朝中影响颇深,见自家学生遭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此次清查若无宁家提供线索,户部行事绝不会如此顺利。”
这位严阁老是先帝在位时一力提拔上来的寒门子,一向只忠于皇帝,是康乐帝为制衡世家培养出的心腹,也为朱缨留下了一位纯臣。
“宫外情况如此,宫内朕已命人查过。”
朱缨道:“其余宫室皆无大碍,仅坤宁宫一处查出一匣子德宁钱,但并非铅所制,乃是正常的铜钱,诸位爱卿不必挂心。”
这说法是之前她与谢韫商量好的,坤宁宫查出劣币一事不算小,如今朝堂之上势力难分,她作为皇帝,尽数坦诚未必是好事,不如暂且隐瞒,先在暗中查。
前半句话让众臣心一提,待到朱缨话毕才又放回肚里。
“岚月。”朱缨唤了周岚月一声,示意她来说。
众臣皆暗叹,尚在议事,女帝不称官职直唤其名,宠信若此,真是给足了脸面。
康乐年间御监司勾结前朝势大,压制乾仪卫多年,新帝登位后那阉人集团便被一锅端了,而乾仪卫交由女子掌权,可谓一步登天、风头十足。
“据宁尚书所说,德宁钱庄后来卖给了一个魏都的富商,之后没几年却闭了店,实是蹊跷。”
周岚月目光在宁深处顿了顿,随后转向众臣,“乾仪卫继续查,发现在康乐十一年钱庄闭店后,那富商却弃下万贯家财,带着妻儿老母匆匆去了蜀地,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朕已派人去蜀州查其下落,但愿能有些眉目。”
若想查清德宁劣币一事,这富商乃是十分关键的人物。
朱缨垂首又抬起,丹凤眼眯了眯,话锋一转:“经此一事,这钱币倒是引起了朕的关注。朕想着,若想一劳永逸,避免劣币再生祸及社稷,总要有个办法才是。”
不能再这样受制于人,这权,今日她非收些回来不可。
殿内嘈杂声又起,众人低声谈论着,一时无人接话。
全程静听的许瞻上前一步,朝朱缨揖道:“臣启奏,历年来铸币所需材料均为定量,既如此,何不将矿采权收回官府,再给各钱庄统一发放所采之物?”
朱缨凝神思量,许瞻这个首辅可不是庸碌之辈,所提意见一向可靠。
她仔细想了想,矿地由私家掌管,皆是地方数一数二的豪富,每年油水不会少捞。
若是由官府收管,再与他们合作经营开采,一举两得,确实不失为上策。
“不可!”
李士荣听罢几乎掩饰不住惊乱,立即反驳:“矿地一向由当地大贾管辖,势力不容小觑,官府贸然有所动作,未免有损双方情谊,弊处颇多,恐引发矛盾·······”
“李大人慎言!”
许瞻提声将其打断,侧身向后看去,眼含警告道:“贵农耕,贱商贾,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区区几个商户,如何就要官府忍气吞声,顾及什么情谊了?”
李士荣如梦初醒,慌忙跪地请罪:“是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古来重农抑商,商人乃是最末之流,便是官府毫不容情强制收回矿地,他们也得恭敬受着。
方才是他昏头慌不择言,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无妨。”朱缨没说什么,叫他起身。
她心里清楚官商勾结不浅,魏都世家繁荣久了,和这些富贾有往来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想要革旧换新,就势必要动摇他们的利益,回避不得。
不过这许家的表现,倒是出人意料。
群臣见李士荣受挫,自然不敢再说些什么,纷纷附和许瞻。
朱缨暗暗吐了口气,开口却不是按照刚才的说法,下旨收回矿地。
她视线扫过众人,道:“此法可行,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