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宁尚书来了。”照水从殿外步入,在屏风外出声禀报。
朱缨拧着的眉松了松,应道:“请进来。”随即从花桌前起身,绕过屏风回到书案前。
片刻,宁深进入暖阁,站定行礼:“臣宁深给陛下请安。”
朱缨颔首,出声道:“快起来吧,坐。”
“是。”
“漏夜召表兄来,是想问一件事。”
宫人默默上前奉茶。待到宁深落座,她道:“你可知德宁钱庄?”
“德宁钱庄?”
宁深怔了怔,觉得有些熟悉,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一番后想起了一些,如实答道:
“德宁钱庄原本是宁氏的产业,收益还算不错。直到一年先帝下令官宦家中不可从商,宁氏的产业便悉数发卖了。据臣的印象,德宁钱庄从宁氏脱离后便到了一富商手里,只是不知为何,明明瞧着经营得不错,没过几年却关了店。”
朱缨闻言,向照水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将放着那几枚铜钱的托盘呈上来。
朱缨拿起一枚完整的一看,上面赫然刻着“康乐九年”。
“禁商,朕记得是康乐八年的事?”
她眉头皱得更紧,将铜钱放下,追问道。
“正是。那年官商分开,闹了不小的动静,不过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宁深看见朱缨拿着的铜钱,心中不解,试探道:“陛下拿着的,难道是曾经德宁钱庄铸的钱?”
朱缨不置可否,让照水把那些四分五裂的铜钱呈给宁深。他心下诧异更甚,拿起一枚仔细查看。
不对,这钱为何······
一个令人惊异的念头顿时涌上心间,宁深脸色一变,立即抬头看向座上人。从朱缨的神情里,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为真。
宁深忙起身向朱缨一躬,认真道:“陛下,此事绝与宁氏无关。”
“朕知道。”
朱缨对宁氏足够信任,她一叹,让宁深重新坐下,“此次召表兄来并非是兴师问罪。”
她揉了揉太阳穴,道:
“此钱是朕在宫外从一小乞儿手中所得,已经派人查过,没什么问题。想必是那孩子拿着讨下的钱想买些东西吃,却不成想这钱已经无法再用,险些被商贩殴打时才叫我们偶然撞见。”
“只是,虽有百姓知晓这铜钱已经过时不用,却感受不出重量不够、硬度不对,乃是掺了铅的劣钱。”
宁深沉声接话,继续说:“依臣之见,这钱来自宫外,就必定还有未被发现的。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将这些仍在外流通的劣钱全部收回,以免在民间造成祸端。”
“那便下令,让各地彻查。”
朱缨眸中带冷,“掺了假的、过了时的、重量不够的,统统都要召回。”
宁深拱手,意有所指道:“陛下,莫要忘了一处。”
“你是说宫中。”
朱缨肃然:“朕知晓了。”
---
圣旨一下,各地方开始行动,但大魏疆域辽阔,想要搜查劣币需费一番功夫。这样过了几日,便到了正月十五。
这天有元宵宫宴,宫中早就开始准备,云麟台四周高高挂起了锦灯,远远望去各处通明,美不胜收。殿内一片衣香鬓影,不时有谈笑声响起。
陈皎皎由侍女陪着缓步入殿,她解了斗篷,露出内里一袭鹅黄色衣裙,本是充满生机的颜色,可她脸上病容明显,人又消瘦,便将这份生机削减了七八分。
昔儿扶着她静静落座,见不远处几个贵女正在寒暄,她也没去参与,而是默默垂下了眼,只等陛下来了开宴。
虽说是元宵佳节,可她身边除了昔儿再无亲近之人。家中其他亲人远在东北,兄长又有眼疾,不便出席宫宴。
陈皎皎在魏都这些年深居简出惯了,她喜安静,从无与贵族子女交际的习惯,是以她身侧的位置空着,只一人坐一席。
贵女那边不知是提了什么,一阵娇笑声传来。
陈皎皎闻声望去,恰好与其中为首的女子目光撞上。她下意识躲开,那女子却讥笑了一声,往她这边来了。
“远远就见这里孤零零坐了一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怡景郡主。”
女子衣着华丽张扬,应付似的屈了屈膝,佯装善意道:“郡主殿下近来病可好了?”
“劳李姑娘挂心。”陈皎皎不愿与之多言,只客套了一句。
女子嗤笑了一声,随即道:“看着还是老样子。郡主既身体如此,平时便少出门走动,也莫要多管他人闲事。”
来人是李士荣之女李敏玉,在魏都骄纵跋扈乃是出了名的。
先前有一年制新衣,陈皎皎带着小厮去布庄拿早已定好的布料,正好与带着一行人的李敏玉碰上。她行事高调惯了,见陈皎皎手里的布料顺眼便想要,陈皎皎不愿生事,便松口让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