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跟着娄晓娥,出了胡同口,又走过热闹的一条街道,七拐八拐的穿过了几条胡同。
不知不觉已经是走了二十几分钟。
要不是何晓是穿越过来的,有着成年人的心智,这会儿恐怕早已成了路痴。
还好,何晓现在有截拳道三级的体力。
虽然个子没有娄晓娥高,但是紧跟着娄小娥的步伐,一点也没有落后。
一路下来,娄晓娥都已经走的感觉有些疲惫了,但是看着何晓却是连气都不带喘的。
如今所到的地方已经远离了繁闹的街道和密集的胡同。
娄晓娥停下脚步。
看着何晓依然是如此的精神,不由的心中有些吃惊。
这才一个八岁的孩子,这一路跟着她走了这将近半个小时,额头上连一点汗光都没有。
这腿不酸,气不喘的,看起来哪里像是连续走了将近半个小时路的样子!
娄晓娥看了看远处,指着不远处的一处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院落胡同,说道:
“何晓,看到那边没有,黑市就在那条胡同,很快就要到了!”
何晓往娄晓娥指的方向看了看,发现那一处院落,确实是还离原来住的四合院那一块了。
恐怕也就只有这么偏僻的地方,才能形成黑市的规模了。
毕竟,这边离郊外比较近,有田地的农民家里有余粮的,都会到这边的黑市里换些钱和日常用品。
说到底都是生活所迫,各取所需罢了。
毕竟,这个年代,如果全靠发放的票券,家里人口多的,劳动人口又少的,那点票券根本就不够用的。
这时间久了,这一处地方城市和郊区交界的地方,自然也就形成了自由交易的黑市了。
何晓微微地笑着点了点头,道:
“确实比我想象的要远一点,不过,能存在这么多年,这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确实厉害啊!”
听着何晓说的这话,娄晓娥不由得心头一颤。
心中不由的有些吃惊,何晓从小都在香江长大,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娄晓娥忍不住的认真的看了又看何晓,真是越看何晓越觉得喜欢。
心想着,这孩子可真没白费她这八年的心思。
小小年纪的,说的话就跟大人似的。
娄晓娥也没再多说什么。
毕竟,在娄晓娥的心里,何晓还是个八岁的孩子。
而且,他们是从香江以回乡探亲的身份回来京城的,在这个年代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娄晓娥也生怕何晓待会儿在人多的时候,随便开口说错了话,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很快,娄晓娥和何晓便来到了黑市,这是一条破旧的老胡同口。
从胡同口进来的时候,倒是显得有些冷清。
但是经过几十米之后,再拐了一个弯之后,里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胡同的两边每隔几米,便有不少的摊档摆着自家的东西在卖。
有卖粗粮,白面的。
有卖新鲜的蔬菜,瓜果的。
也有卖粗布,旧工衣的。
不过,大多数都是数量不多的农户个人小摊档。
估计都是家里稍微有一些富余的东西,才拿出来换一下。
并不像香江的市场的那些摊贩那样,每个摊档摆着大量的各种各样货物。
毕竟,这个年代,各种生活物资都比较匮乏,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能有富余的人家少之又少。
家里能拿得出来到黑市上卖的。
基本上都是因为各自的家庭成员结构,造成的个别物资有富余。
比如,郊区外的有田地的农民,能接触到农产品的机会就比较多。
自然也就会有的人家,家里劳动人口多,非劳动人口少的,就能省出一点口粮到黑市里换些钱买日常用品。
在城里面有工作的。
像许大茂和易中海这种工作好,工种的工资又高的,而且家里的成员也少的。
各种生活物资自然也就有富余的,或者是自己压根就用不上的,也会选择到黑市上换一些需要用到的物质。
不过,何晓对于这些柴米油盐的东西,倒是没有多大的兴趣。
毕竟,就何雨柱跟何晓的条件,父子俩想要吃好一点,一点问题都没有。
何雨柱自己在食堂里自己的饭就能解决了。
发放的工资和票券之类的,完全是足够何晓用了。
这也就是这些年来,秦淮茹一家白眼狼,死要拉着何雨柱的原因。
毕竟,能够套住何雨柱的话,何雨柱所有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基本上全都是她们家用了。
娄晓娥生怕何晓在何雨柱这边吃的不习惯,倒是给何晓买了不少的山货土特产。
生怕何晓能饿着似的。
就在这时,何晓突然眼前一亮。
何晓突然看到前面的一个摊位,一个穿着灰蓝工装的中年人的摊位前面摆着的都是些白酒瓶子。
特别让何晓感到吃惊的是,摆在里面的一排好几个酒瓶,很明显的是茅台酒啊!
想起前世的二十一世纪,这茅台的股票可都是炒到了天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