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零.(1 / 1)

天蟾剧院绝代名伶x明家三兄弟

“我可对镜贴花黄,亦可铁甲劈寒光。”

热血高燃/男强女强/明家小日常/买股文

谨以此文,向那个黑暗时代为国家探寻光明挥洒鲜血的先辈们致敬。

抗日战争中汪伪政权成立时期,国家形势动荡不安。每个政府都怀着或发财或救国的想法在乱世中谋生存,每个城市都弥漫着无声的硝烟。

而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场歌舞升平,剧坛更是因云集的南北名角异常繁荣。

梨园素有“不进天蟾不成角儿”的说法,天蟾舞台在国家京剧演出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造就一代代京剧大家的卓越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女主设定——

原创女主文姜,生于北平没落世家,祖上曾以业盐积累了雄厚家财,系当地望族。

及至文姜父亲一代,老先生因仕途不显终日郁郁,兼之疲于应对晚清的风云变局,散尽家财后沾染鸦片烟,不幸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又有幼弟需要抚养。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毅然辍学,拜到程派门下练功学戏,工旦角,后携幼弟随师门迁居上海。

因家境早早成熟独立,在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养成了谨慎敏感的性子,防备心重,待人温和却疏离,醉心戏曲。父辈因鸦片早逝的阴影始终盘桓在心,及其痛恨侵略者。

艺名小南星,有“温暖如朝阳,耀眼如星光”的美好寓意。

背景介绍——

文姜同明家的交集始于明诚,两人不打不相识,但那时阿诚仍未被冠以明家姓,只是个寄养在桂姨膝下饱受虐待的孤儿。文姜彼时还未出师登台,又有阿弟要照顾。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这对年纪相仿的青梅竹马给予对方支撑下去的力量,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阿诚进入明家后由明镜、明楼悉心教养,因为总在得空的时候往梨园跑引起了姐弟俩注意。明镜忧心阿诚小小年纪会误入歧途沉溺声色,拉上明楼一道去梨园预备抓人,却不想阿诚是为了去看望小青梅,姐弟俩由此认识了文姜。

明镜亦是在幼年丧失父母后以柔弱身躯支撑起偌大家业、抚养弟弟们长大的,因此格外怜惜文姜的艰难,同她又格外投缘。兼之阿诚的缘故,明镜做主将文姜的弟弟安排到同明台一间学校念书。

明家姐弟原打算替文姜赎身,却被文姜坚定拒绝。师门于她有恩,唱戏亦是她真正热爱的行当,自愿按规定的字据帮师演出,逐渐在十里洋场有了名气,成为了场场爆满的名伶。

明家姐弟之恩,文姜铭记在心,因此把明家人当做家人看待,对明台格外纵容。面对男女□□如白纸一般的后者,在这份照顾中催生出了青涩懵懂的情意。

阅读指南——

1.本文以原剧剧情为基本,有大量私设和删改。女主还有一条原创的感情线,但这条线注定be(很爱一些be美学

2.本文无程锦云,曼丽小可爱会好好活着、也会有属于她的精彩人生,可爱的女孩子们就是要贴贴,请放心食用。

3.作者对戏曲一知半解,非专业人士,设定是为剧情服务,考据党请莫开麦。

4.女主无金手指,不是爽文,想讲好一个关于乱世中儿女们的爱国热诚和总是不得不缄默的情意缠绵故事。家国大义大于小家私情。

动笔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学期在选修戏曲鉴赏,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是一位显然很热爱自己行当的好角儿。

在那位老师亮得惊人的眼神里,开始不自觉地勾勒一段关于梨园的旧事。身逢乱世,儿女情长,回首已是灯火阑珊,真是饱含血泪又温情脉脉。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

明镜,曼丽,还有我笔下的文姜。这个故事,也敬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她”。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