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明次子> 第八十二章 应天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应天城(1 / 2)

应天城的设计布局是按天文学中南斗、北斗聚合而成的形状,从中间做一条切线,南为“南斗”,六颗星由六座城门组成,北为北斗,七颗星由七座城门组成,所以应天城墙共十三座城门。

朱朗他们到达的城门就是应天城的大门聚宝门,经过米行大街,过了护城河,就进入了气势宏大的应天城。

朱元璋的应天城可以大致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外城,所谓的外城就是平民住的地方,和大唐长安不一样的是,应天城中手工业者非常得多,长安有东西两坊,是卖东西的地方。

可是在应天城中,那就大不一样了,应天城中六十万人中,其中手工业者就有三十万,还有富户有6万一7万人,脚夫约有10万人,剩下的都是官吏及其家眷了。

应天府的外围,还有36卫所,他们都是禁卫军,主要驻扎在孝陵、皇城、城北城西屯田处,总兵力有一二十万人。这些部队不能算作城市人口。

这样的数字就说明了应天城中的商业那是极为的发达,而外城就是商业的中心,除了外城还有秦淮河两岸及其附近,即三山门、江东门内一带,各种商号和手工业作坊.号称有103行,城内外有十几个大集市,买卖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

这都是朱元璋的功劳,因为朱元璋一直都大力的鼓动手工业的发展,所以才会有如此的发达商业,这就是应天城的外城,你要是在往里面走,那就是中城,中城就比较安静了,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官员之家,官级越大的就会往中城的东边住。

为什么...?

因为东边是应天城的第三个区域皇城,朱元璋的地头。

第四个区域是北城,北城是府军的驻扎地,北城有玄武湖...第五区域就是西城,西城有什么...大明最美的地方秦淮河呗。

秦淮河不加赘述,以后会有机会的。

再说我们的朱朗,三辆小驴车缓缓的通过米行大街,进入了应天城,刚刚过了着聚宝门,哎呦我的天呀...朱朗向前看去,一条长约有十里的米行大街,街道两旁密密麻麻都是店铺。

至于有多少店铺,朱朗没有去数,但是一路上朱朗看到的店铺就有布店发兑、涌和布庄、网巾发客、鞋靴老店、弓箭盔缨、极品官带、名茶发客、发兑官燕、枣庄、古今字画、阳宅地理、浴堂等...其中有卖丝绸的,卖布的,卖京式靴子的,卖腰带的,应有尽有。

其中“梳篦老铺”是卖梳子的,“画脂杭粉名香宫皂”是卖香皂、胭脂的...!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侍卫、戏子、纤夫、渔夫、邮差和商人等....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穿着鲜艳的衣服,出门涂面膏,生活安逸。

一家一家店铺悠闲的逛着,看到想要的就停下来驻足,和商店中的伙计讨论价格,价格满意直接拿下,要是价格不满意,那就换一家,反正应天城中的店铺有的是。

就在大街中间,叫卖是油然而起。

“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萝卜赛梨哎...辣来换!”

“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

“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金条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

“炕鸡嘞嗨....炕鸡哎!”

“刮子篦子...刮子篦子!”

“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

....................

朱朗一路走来,耳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叫卖之声,那些商户卖力的呦喝,声音十分的洪亮,听着感觉很有力量,人来人往的街头,叫卖声,吆喝声,小儿嬉戏声,不可断绝,一幅热气腾腾的画卷就此展开。

朱朗不得不感叹一下,这就是大明的应天城呀。

这应天城中百姓基本上都很富足,为什么...因为应天的经济十分的发达,应天城中的百姓,基本上就不是靠种田活着,只有一部分会选择种水稻,以供自己糊口。

更多的人是从事各种各样的行业,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在自己家附近打工,赚取银钱,然后买米。

能够如此从容的进行资本活动,正是因为应天在江南的地位,在当时,应天只生产极少量大米。

粮食大部分都来自外地的供给,贸易的稳定发展让应天市民不需要劳作,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生活富足充实,稍微有钱点的人家还可以选择米的品种,从各地运来的米,胡广,江西,池州,安庆。

初春的水芹,夏天的瓮菜,秋天的茭白,冬天的白菜在应天人们眼中都是十分寻常的食物,但是味道却十分鲜美,在茶楼酒馆之中都有,有些百姓稍有些银钱就会去酒馆吃饭。

而去茶馆喝茶,更是应天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一,喝茶在应天百姓的心目中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不过,这也不是好事情,百姓手中有钱,必然会消费,而首选必是酒楼茶肆。酒楼的渐渐增多,应天的风气也变得比较奢靡。饮酒作乐,声色犬马,可谓当时百姓的一大特点。

而那个时候,朱元璋也不在了,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