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一个成熟的系列片,对于成名的导演来说,不是一个好主意!
拍好的话,观众会认为这是系列片本身的魅力,要是拍的不行…
呵呵,等着被骂死吧!
陆洋当时之所以答应接手《绣春刀2》,完全是因为喜欢这个电影的风格,当然,也有对自己的自信。
但自信是一回事,能做到则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在《绣春刀》第一部被誉为‘新武侠风格’开创者的前提下。
起点太高了…
能不搞砸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接手之后,他可谓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懈怠!
出成绩了…
算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好成绩!
第二天路演时候,有媒体问他对《绣春刀:修罗战场》的首日成绩满意嘛,他是这么回答的:“我很满意!”
“那沈监制在电影拍摄中有什么帮助嘛?”
“我们就聊天,我拍摄时候,他基本不在片场,就来过一次…”
“那有没有聊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话?”
“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的是:《绣春刀》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外国人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创作,而不是创作出一个看起来世界性但其实毫无特点的故事和人物,所以,《修罗战场》创作完全没有考虑什么海外市场…”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我们是中国导演,本身就是东方思维,没有必要强行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迎合所谓的全球市场…”
这段采访引发了不小的波折,也上了热搜,毕竟现阶段,国内电影人也好,导演也罢,目标都是走向国际…
很正常,现阶段,自上而下都在讨论中国电影怎么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那怎么才叫电影强国?
当然是电影能出口海外咯!
为什么很多商业片启用港台明星,因为他们有东南亚市场嘛…
一帮专家、教授都跳出来反对…
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业内讨论一下,即便是有微博的推广,也仅限于学术界,就跟柳茜茜当年在微博上发了一段真知绰见‘演员演戏是电影第一创作阶段,后期剪辑是第二次的创作生命,配音决定了多大程度还原本有的生命力,这其中任何一个过程想做好都极其不易,观众的情感是无法猜的,就如我深知要感动观众先得感动自己,一个好的电影是一个丰盛的心的产物不是盲目的数据堆砌,电影是有其生命力的,电影浮躁,观众便会浮躁。’
看似没毛病,然后被一帮编剧、业内人士怼了,直接问她‘一戏之本是什么?电影是这么创作的吗?’、‘真的是,智商不够,情商也低的可怜,照你这么说,编剧、摄影、美术设计都不属于电影创作咯?演了十几年戏了,对电影创作过程依然这么白目,你还是多发点照片,少谈些理论!’
这个事,知道的很少…
但陆洋的这段采访上了热搜后,路川跳了出来:“电影当然要考虑海外市场,中国故事是一个富矿,是一个真正的富矿,如果文化产品只是在内循环,我们将会失去跟全球文化交流的机会,共生的机会,其实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路川出来了,然后一堆人也出来了…
各种指责陆洋‘不用考虑所谓的海外市场’这句话有多荒谬,看似在说陆洋,其实,真正针对的还是沈长林!
谁让你是八亿导演呢?
其中不乏《白蛇传说》请的水军…
估计,他们也想趁乱抹黑一把。
有效果吗?
有个卵子,豆瓣评论:“《白蛇传说》,剧情踏马的像《青蛇》,造型不中不洋,妖魔大会齐聚中西方各种品种,拿来主义的造型倍儿眼熟,烂片!”
截止10月1号,《绣春刀:修罗战场》三天破亿,《白蛇传说》上映两天,票房五千多万…
无论口碑还是市场表现,《修罗战场》都要比《白蛇》高一筹…
但你要说吊打,也不可能,毕竟李连结主演,有一说一,至少这几年,李连结的名号还是很好用的。
……
沈长林实在忍不了了…
他一向很和谐的,从不与人争辩,《大人物》被那么多人碰瓷,他也没说什么,最多发了一个‘绝交信’…
怎么,以为他没脾气或者不会说话嘛?
发微博怼了一通:“我就问一下,老外懂什么武侠?”
“别跟我说《卧虎藏龙》或者《英雄》,我就不喜欢《卧虎藏龙》,我觉得那电影拍的贼烂,看得我全程难受…”
“历史告诉我们,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我们不必纠结走向海外,故意迎合所谓的海外市场,丢掉了东方审美、东方美学!这几年,市场上的很多古装片都是迎合西方审美的畸形物,从这点来说,他们甚至比不上《无极》,《无极》好歹坚持东方式的美学,你告诉我《刺陵》、《情癫大圣》、《千机变》、《江山美人》包括《锦衣卫》的美学在哪?”
“我就不明白了,我们做中国电影,为什么一定要考虑海外观众的想法?直白点吧,为什么一定要迎合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