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五、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 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二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爱护公物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4.网络道德:大学生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加强网络文明自律,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
5.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个人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6.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道德养成的起点。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7.个人品德:个人品德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的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个体人格完整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是关键环节。
8.道德修养重在践行: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向道德模范学习。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9.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