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临安雨霁(科举)> 第二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1 / 2)

己亥春,元夕过后,学堂重新开馆,入学一年,谢霁已是将四书五经诸子集注了熟于心,拜过孔夫子的圣像后,夫子终于将开笔作文章的事提上章程。

如今科举取士当以四书五经为重中之重,侧重进士科,明经等其余诸科大有荒废之意,逐渐已不再开科取士。

朝廷每每开科,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等五经命题,学子在五经里选治一经作为本经,兼修四书。

科举总共分三大步:童试、乡试与会试,由于本朝殿试不落卷旨在定名次,所以未曾单列出来。

学子每每想要更进一步,难度会成倍数增加,甚至不少皓首穷经的老儒生考到死都未曾中举。

都说童试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其实不然,童试三年两考,书中题已出尽,考官千方百计琢磨些佶屈聱牙、艰涩难深的小题来考诸生,许多人难在了童试这一关,其后的乡试、会试及殿试倒颇为顺遂。

前朝有个老儒生考到不惑之年才入泮,入泮之年刚好又赶上乡试,第二年又是会试,结果考中秀才之后一试中举,再试入翰林,所费时日不到两年,自己感慨万千之余,作了一副对子戏谑此事: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童试中的小题难做,是他蹉跎这些年岁的主要原因。

不过富户人家子弟,多花钱捐个监生,绕过童试这关,可直接下场乡试,倒省却一番功夫,但这捐监生的名额也不是那么好得的,得有门路才行,多少官宦子弟都盯红了眼。

童试要试三场:县试、府试、院试,主考内容:《四书》文、经文各一,五言六韵诗一首。

其中的文便是八股文了,八股文又叫制义、时文、八比文等,是科举必用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最主要的原则是要入口气代圣贤立言,讲求虚实结合,阐发题旨必须依据朱子等大贤的传注,不可随意发挥,更不能离经叛道。

蒋夫子今日先给谢霁、杨昉二人重点讲了破题。

前人有云:未作破题,文章由我;既作破题,我由文章。破题一出,文章的框架已定,不能任由发挥,必须紧扣着破题层层递进着写。

精妙的破题讲究简明而稳重、雄健而高华,语句自然流畅,风格古朴大雅,贵在冠冕堂皇,不可俗气,亦不可滞气。

破题有破意、破句与破字三种方法。

破题时不准连上犯下,漏题骂题。否则在考试中会被落卷,破题时语带上文为连上,语侵下文为连下;题中义理没有破全叫漏题,题中字眼全部写出没有概括叫骂题。

破题要精炼抓人,一眼就让人停不下来,这才是上上好文,如果写了三四句才渐入佳境便算不得好文章,属于可取可不取的范畴,更遑论名次。

蒋夫子随堂出了一题命谢霁、杨昉二人试着破题,题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

谢霁凝思片刻,夫子之前教过的,破题之前先认题,一要读题面,二要认题位,三要辨题型。

蒋夫子的这道题出自《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这句话的上文有一句: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这里有一个典故:武王翦商之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讲的是仁人义士抱节守志的故事。但朱子却批注: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

谢霁心道:十分有意思。

谢霁暗自揣摩,也许这是夫子的有感而发,因为最近大齐出了一件震惊遍野的事儿,新升任的鸿胪寺卿尚平,一个十分顽固的主和派,押送岁币去了一趟兀目王庭之后,躺进棺材里回来的。

盖因鸿胪寺卿尚平看见了还在“北狩”的太上皇,潸然泪下,直言:“臣闻之,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平腆见陛下。”随即此人便在兀目绝食而亡,是谓齐臣怀有采薇之志,要以身死震慑夷邦。

所以,这很难评,人们无法理解这个人,若说他贪生怕死吧,他烈性到真正的绝食而亡。若说他有气节吧,他还是个铁杆主和派。

只是谢霁比旁人知道的更多罢了,他曾听大伯父和父亲私下讨论,尚平与外夷曾单独深谈一夜之后才去见太上皇的,谈话的结果显而易见,谈话的对象却不是兀目人而且西秦在兀目的使者,所以这件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谢霁一阵心凉,不曾想西秦对大齐渗透至此,堂堂三品大员说死便死了。

蒋夫子见谢霁盯着白纸出神,遂严厉的说道:“手伸出来。”

谢霁立刻站起来规规矩矩的将手递到夫子跟前,啪啪啪挨了三戒尺。

蒋夫子打完之后道:“现在可有了思路?”

谢霁回过神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