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1 / 2)

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都知道姜荀参加省语文竞赛得了一等奖。

姜荀尴尬的站在旁边,脚趾已经快扣出一个小区,但脸上还只能乖巧微笑。

救命!

这是社死!

但看着她妈脸上自豪的笑容,她又只能忍了,就当为房产产业做贡献吧。小区也不是一次完工的,一般都有二期、三期工程,就让她一个人扣完所有。

好不容易,她妈终于把所有的东西收完,姜荀连忙过去扛起凳子,飞速的回家。这街上,真的,多待一秒都是对她毅力的磨炼。

陈秀兰笑吟吟:“这有什么好害羞的?你取得的是好成绩,又不是最后一名。”

姜荀有气无力:“妈妈你开心就好。”

这事儿吧,它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陈秀兰拖着收好的货放回店铺,叫上全家去边城生意最好的餐馆吃饭。然后,吃完姜荀的感想是,别人生意好总有生意好的原因,价格跟味道相比,果然还是味道更重要。

人生更多时候是平平淡淡,偶尔一次的意外,才叫做惊喜。姜荀排了排时间,背书、练字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其他的则做了调整。

她现在每天抽半个小时完成家庭作业,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拿出来码字。《知音》的小马甲捂捂好,稳定的给《故事大王》供稿。有空余时间的时候,还参加了一次《故事会》的专栏投稿。

稿费收入稳中有增,她妈那边摆摊的收入也还不错,随便算一算,收入最低的竟是她爸的修理生意。但这事儿,姜荀和她妈都没说,不然难保她爸又会心血来潮的想换别的挣钱门路。家里眼看着才慢慢恢复元气,可经不住他爸去造作。

零售生意,年底年初都是生意最好的时段。陈秀兰高中毕业就出来做生意,眼光、魄力还是有的。她再一次去进货的时候,又丰富了一下货品的品种。由此,生意又更好了一些。

“……老板娘,人家说你家的电饭煲是进坏掉的修来卖的。”

也许是因为生意好了,就有些乱七八糟的流言传出来,也不知传了多久,传到陈秀兰面前。陈秀兰当场拆了一个电饭煲出来:“老乡,你看看这个做工,一个东西好不好,质量是看得出来的。如果我家是修了卖,那肯定卖的是残次品,残次品能有这个做工吗?特别发热盘,电饭锅就发热盘最贵,你看看做工,便宜的会不会用这种发热盘。”

陈秀兰又拆开一个:“我也买了便宜的货,不怕给你对比看看,你看看便宜的发热盘,你再看看我卖的,是一样的货品吗?”

那老乡不好意思的笑笑,讲了一下价格,掏钱买了一个电饭锅。没拿走,存放着,等他再去买点东西再来拿。

姜荀拎着饭盒过去:“妈妈,吃饭。”

陈秀兰接过,坐在摊位上就打开吃。

现在姜家的习惯已经固定下来,集日中午由姜荀做饭,陈秀兰守着摊位就不用来回奔忙,只要早上把菜买好就行。陈秀兰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还笑着说了好几次她现在的日子太享福。

姜荀听了却只觉得心酸。她妈苦了一辈子,只不过是帮她做一天的饭,她就觉得享福了。对享福的要求也太低了。

日子慢慢地过,就像眨眨眼就到了元旦,时间正式迈入1995年,但要到五月份才开始实行双休日,前面五个月,对可怜的小学生来说,每个星期依然只有一天不用上课。

全家打算着等姜荀考了小升初考试搬去市区,姜财兴就没张罗着换门面,依旧租着赵医生家的房子。来修理东西的人多,姜财兴渐渐认识了几个本地朋友。

这边的普通老百姓比农场职工好相处,为人淳朴热情,没有农场职工高高在上,眼高于顶的习气。唯一的问题,好酒。

元旦貌似在这里也是个节日,有些人家会杀猪,杀猪就会请吃杀猪饭。姜财兴带着全家去了一次,最后是醉酒状态回来的。

姜财兴几十年如一日的二两的小酒量,在这些人眼里,实在不算什么。有人开玩笑,二两也就漱漱口,味儿都还没喝出来就没了。

“……这就是你大姑娘?”

某天中午,姜荀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竟然来客人了。高高胖胖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与他爸喝水。

姜财兴:“就是我家老大,那个是老二。阿荀,蘅蘅,叫人。”

“叔叔好。”

“好,刚放学回来肚子饿了吧?快去吃饭,我们已经先吃了。”

陈秀兰从厨房出来:“阿荀,蘅蘅来吃饭,我去换你们小舅回来。等下吃完记得收拾好。”

“知道了,妈妈。”

陈秀兰:“老金你坐着,我去换我兄弟回来。”

“好,大嫂你去吧。”

姜荀放下书包,带着妹妹去后面吃饭。这人她知道,上辈子与他爸也是朋友,但那是她家第一次搬门面的时候认识的。老金摆摊修自行车,摊位就在她家后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