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递到了女帝的案几上。
奏报来自北中郎将燕苏,内容是云州匪乱,数千土匪趁着云中城空虚,一举占领了云中城。请求朝廷马上放两万东征的北军回家,平定叛乱!
与此同时,京兆府也上了一道急奏,说是帝都北方出现了许多从云中城逃难而来的百姓,都说是有土匪打进了云中城。
两相一印证,便是一场盖棺定论的匪乱。
金銮殿上,女帝大发雷霆:
“云州匪患历来严重不假,但区区数千土匪就能占领云中城,这简直荒唐!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万山出列道:“陛下,燕中郎说了,是因为云中城空虚。”
女帝追问:“云中城作为云州首府,为何兵力空虚至此?”
万山如实道:“因为仅有的两万北军被调去山海关抵御宋军了。”
女帝不解:“宋军不是早就退兵了吗?为何两万北军还没有回到云中城?”
万山望向高高在上的三人:“陛下,这就要问问三位阁老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望向了徐兴、崔甫和杜允三人。
有些嗅觉敏锐之人已经看出端倪,这似乎不是一场匪乱那么简单啊!为何这匪乱早不爆发,晚不爆发,燕苏一离京,它就爆发?
此刻,徐兴、崔甫和杜允三人心中已经涌起了惊涛骇浪!
这是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
他们本以为江州大案已经过去,燕苏没有对他们出手,他们已经安全了。不料,这致命的一击竟在这个时候来临!
这迟迟而来的沉重一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没错,这件事是他们暗中做了手脚。
宋国大军一撤退,作为二万北军统领的燕万里就上奏,要求撤回云中城。但是奏章到了内阁这里,便如石沉大海,再无回应。
三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势要削弱燕苏的权柄。在两万北军东征之初,他们就没有想过要放他们回去。如此一来,燕苏这个北中郎将就成了光杆司令。
是以,燕苏从蜀国返京,人人都称呼他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再没有人叫他燕中郎。
因为那已经名不副实,再叫的话,就等于讽刺,是不礼貌、拉仇恨的行为。
徐兴稳定了一下心神,一脸苦涩地站了出来。三位阁老中,他负责军事,这个锅他不背也得背。
“陛下,因为还需要防备宋军耍诈,所以老臣压下了建威将军请求撤回云中城的奏章,想着等山海城安稳了才让他们撤回来。”
女帝瞬间冷脸:“笑话!宋国都向大周递交盟书了,还怎么耍诈?”
徐兴语塞,支支吾吾道:“陛下,正所谓兵不厌诈,这盟书也可能……”
女帝冷冷打断:“而且,谁给你压下奏章的权利?朕没有记错的话,内阁只有拟票的权利,而没有压下奏章不上报的权利。徐国公,你这是蒙蔽圣听!”
此话一出,满堂色变。
徐兴当即趴了:“陛下,老臣罪该万死!”
其他大臣也懵了,女帝不是一向对徐家和鲁家很优待的吗?平时说话都是和颜悦色,今日何以一反常态?
只有一小撮人才明白,随着徐国公在养心殿外的那一跪,这一切都变了!
女帝可以容忍文臣反对她,也可以容忍武将反对她,但她绝对不能容忍文臣和武将一起反对她!
在她没有找到新的平衡点前,文臣和武将绝对不可以站在一起,他们必须要互相斗争。
之前女帝优待作为武将领袖的徐家和鲁家,那是因为武将在和文臣的斗争中处于下风,她需要平衡。
但是江州大案中,徐兴竟然因为利益而选择和文臣站到了一起!这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当徐国公随着文臣一起跪下的那一刻,他已经被女帝抛弃。
女帝犹不犹豫道:“徐兴,你压下奏章,不让二万北军返回云中城,导致云中城空虚,以致被土匪趁虚而入,患乱百姓,此乃罪一。”
“你私自扣押奏章,蒙蔽圣听,有绑架圣意之嫌,此乃罪二。两罪并罚,削去你内阁大臣之职,降爵一等,贬出帝都,回凉州老家养老去吧!”
徐兴面如死灰:“臣遵旨!”
杜允很紧张!因为这件事是他使劲怂恿徐兴的结果,他很怕徐兴把他供出来。可到最后,徐兴什么都没有说,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三位内阁大臣一下子被干翻了一个,朝廷格局大变!
不过女帝并没有给其他人有所念想的机会。
她接着道:“万卿清丈土地有功,迁升为内阁大臣,都御史一职暂时空缺,仍由万卿兼管。”
万山大喜:“谢主隆恩!”
众臣面面相觑,都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万山,短短半年,从一个京兆尹,到都御史,再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