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帆远远跟着前面的少年,要不是猴子打包票说这就是画像上的人,他是不敢相信李大宝扮男人也扮得这么像的。
不知被尾随的李冬,进了供销社门市部找马雪梅。
布料柜台里的棉胎基本是样品,很少对外卖,顾客说买,售货员都会说是被人预定了的。
马雪梅可不管这些,李大宝要买棉胎,她跑去找主任……
李冬把用旧床单包好的棉胎往筐里塞,对马雪梅道,“这一床棉胎不够,你能不能帮我从私人那里搞一些?”
马雪梅靠近李冬耳边,“我们北外街有家弹棉花的,2.5一斤皮棉还另算加工费。”
“只要有,价格不是问题。”
李冬抬头问马雪梅,“你家可有十二三岁男娃的衣服?我用粮食换几套秋冬的旧衣服。”
用粮食换?
“有有有。”
马雪梅立刻点头,“我家的弟弟表弟堂弟太多了,总有些小了没法改的衣服,我给你找。”
李冬想了想道,“那就按照市场价计算衣服价值,因为我不给布票,相当于半价折旧,白米白面我就按照两毛钱一斤计算,怎么样?”
“好好好。”
马雪梅的脑袋快点断了,“你明天中午去我家,下班我就去我姑姑姨姨家翻找去。”
李冬骑着车回新院子,在进院门前,她回头看了看,错觉吗?
贺明帆一闪身,差点从房顶上摔下来,李大宝的感觉太敏锐了,不能再偷偷跟踪了……
关上院门时,另一个筐里多出两匹棉布,李冬对迎来的李奶奶笑道,“就买到一床,明天再去找马雪梅买私人的。”
李奶奶颔首,“两娃儿个头小,一床棉胎也够了,刨花上还给铺了麦秸了。你高大叔他们回来补了货拿了今天的介绍信又走了。”
高家人的积极性太高了,已经补了三次货了,不对,算上当天,算上这次,基本是一天一个来回了,“随他们去吧。现在松了很多,不明目张胆的就行。”
刘大勇很有眼力见地来帮忙搬东西。
李奶奶满意地点头,这个女婿不爱说话,就是埋头做事。屋里屋外需要的筐子篮子笸箩都给编上了,还是从家里驮来的竹子。
刘彩霞看到新棉胎,跟在大宝姐身后,“大宝姐,我也想去‘零售’。”
李冬同意,“叫你爹给你编个小背筐,少带点,慢慢来。小心点,别把人给引来了。”
刘彩霞高兴地点头,“那我教林一林二做饭?”
“行。”
李冬颔首,“他俩是该把什么都学学。”
住在这个院子里,又因为是冬天没有什么蔬菜,但是米饭面条配咸菜都能吃得饱饱的。
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吃咸菜,还有木匠师徒要吃饭的,炖上一锅海带做凉菜,再在饭上蒸些咸鱼算荤腥,还有从来不缺的鸡蛋……
吃着齁咸的咸鱼,李冬觉得还是要弄一些新鲜的鱼出来,她只把杀好的鱼和放在卧室里的活鱼给卖了,剩下的还留着自家吃呢。
当第二天上午刘彩霞出去‘零售’一圈回来后,李冬想要的新鲜鱼不但有了,肉和排骨也都有了。
李冬狠狠地瞪着刘彩霞。
刘彩霞低着头缩进姥姥身后。
见李冬淡淡的不理人,贺红梅的眼泪出来了,“大宝,你是在躲着我吗?”
贺红梅身后是贺家所有人,都到齐了,包括晚辈。
李奶奶扒拉开外孙女,招呼这一群人,“都进来说话。彩霞带着林一烧水去。”
贺父贺母走到李奶奶面前,对李奶奶微微鞠躬,“亲家婶子,真是不好意思,是我们太粗心。早发现,早就避免这些误会了。老大两口子没把事情处理好,我们带他俩来道歉。”
“快别这么说。”
李奶奶忙伸手搀扶这对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夫妻,真是不容易,几十岁的人了,还为儿女操心,儿女都是债啊。
贺家人被请进了堂屋,堂屋里除了饭桌凳子,就是一地的木方。
长辈们坐着,晚辈们站着,调皮的娃儿坐在刨花堆里。
饶艳玲站在李冬身后,对她挑挑眉笑道,“小舅妈。”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冬虽然不怼饶艳玲,但也不承认,“我只是和大兴子有婚约,而且我已经退婚了。我相信大兴子找我也是想退婚的,毕竟你小舅舅心里有人了。”
贺明帆幽怨地看了大姐一眼,还把不把他的事情往外说了?“大宝,我俩单独说说话,可好?”
“对对对。”
贺母连连点头,“大宝,有什么误会就说开了,我们贺家只认你这个儿媳妇。”
贺红梅也祈求地看着李冬,“大宝,你给明帆一个解释的机会,可好?”
李冬难以拒绝的就是贺红梅,她转身走出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