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新楚> 第一百六十八章 爵位与升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八章 爵位与升迁(1 / 2)

新的军功爵制是以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它不同于旧的份地制。  旧制度以“份地”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新制度以“爵禄”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因而“爵禄”制较之“份地”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激起广大官兵对爵禄、田宅和税邑、隶臣等物质利益的巨大贪欲,从而起到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作用。  事实上,由于军功爵制的实行,列国也都程度不同地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魏国实行军功爵制最早,所以战国初魏国以武力称雄一时;楚国自吴起变法,实行军功爵制以后,数年之间便“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国势大涨。秦国的军功爵制最完善、最合理,所以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最强。  王珏在策论中认为,楚国应该实行更加明确、更加有激励性的军队升迁制度。吴起变法既然确立了军功爵制,但是并不完善,而且已经过了几十年,许多条例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更加激涌的大势。  加之如今楚国正在推行郡县制,将来除了主力常备军之外,还会有后备的郡县兵,两种不同的兵制必须有兼容的升迁机制。王珏提出了‘战时升迁’与‘备战升迁’两种并行的军队升迁方式。  这一点让熊槐惊讶不已,王珏不但看出了推行郡县制后熊槐等人谋划的兵役制度,即中央常备军辅之以郡县兵。王珏还更进一步看出了郡县兵的重要性,这一点无论是熊槐还是昭阳、田忌几人都忽略了。其实,常备军再精锐,其数量必然不会太多,大规模作战时必然大量征召郡县兵,这种情况下,郡县兵的作战能力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尤其是与秦国作战之时。  历来军功只在战场上挣,郡县兵寻常只是闲时训练,忙时务农,上不了战场,他们便没有机会立功获赏升爵,哪里还有什么训练的积极性,大部分人都是混日子罢了。这样的人突然上了战场,看到明晃晃的长枪短剑刺来时,怕是连逃跑的力气也没了,还怎么取胜?  为了提升郡县兵的战斗力与斗志,王珏提出即便是平常训练也应该对表现出色的士卒予以奖励。为了保持郡县兵的战斗力,并为中央军提供后备力量,王珏提出了一个建议:各郡兵每年进行一次全国大比,由各郡出兵一定数量的士卒进行比试,在比试中表现出色的将士由楚王亲自奖赏赐爵,甚至可以升入中央常备军,出类拔萃者可进入大楚军事学院学习兵法,日后同样可以为将,为大楚开疆拓土。  熊槐可以想象到,这个升迁的方式一旦真地实行开来,王珏恐怕就成为贵族们的眼中钉了。  因为这样就打破了三氏以及贵族对于楚国权利的垄断。但是,这样却能得到广大国人的支持,因为从此平民也有了进入权利阶层的机会。  可以想象,未来楚国将涌现出大量的人才。  国士之才啊!  王珏的策论第一部分是进入变法时代以来列国的军功爵制,接下来提出了战时升迁与备战升迁机制。策论的最后一部分是具体措施。  首先是军功爵制,这一点王珏主要借鉴了秦国,只不过不像秦国有二十级,他设计了五大爵级,每一级又分三小级,总共十五级,分别为:士级(下士、中士、上士),尉级(下尉、中尉、上尉),大夫级(下大夫、中大夫、上大夫),执圭(下执圭、执圭、上执圭),侯(县侯、郡侯、通侯)。  战时升爵,以人头计。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这一点与秦国相类,在这方面秦国已经相当完备,王钰也没有什么创意。譬如,普通士卒斩杀一人可升下士,斩杀两人升中士,杀三人升上士,依次递增,直至上尉。但从大夫级开始便不是战场上斩杀人头了。  王珏还重新设计了步骑编制。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一屯,设屯长一人;十什设百人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千人将一人。  骑兵则是“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的编制。  士级爵位可任伍长、什长,屯长至少是下尉爵,百人将至少中尉爵;五百主上尉起;千人将须得下大夫爵。其实,千人将就已经算是中级军官了。  策论的最后,王钰又回到了战时升迁与备战升迁这个问题上。战时升迁快,备战升迁要慢一些,机会少一些。主要是平时训练表现十分出色可升一级;再者参加郡县大比,夺冠可全体升一级。备战升迁爵最高为上尉。  看完王钰的策论已经是暮色四合时分,侍者早已经点上灯,侍候在侧。熊槐揉了揉眼珠起身吩咐侍者,“召令尹、上柱国、大司马、左尹、军谋司孙伯灵、右司马!”  王钰的策论对熊槐启发很大,很多地方先前他与内阁成员讨论时也忽视了。是王钰提醒了他,让他重新重视起军功激励与军队升迁的问题。  熊槐整理了头绪,心中有些兴奋,便想连夜召开内阁会议。  肚子有些饿了,熊槐着人简单地准备了一份晚食,并多准备了几坛美酒。长夜漫漫,以酒提神。  不到半个时辰,内阁成员六人悉数到场。他们心中都有些疑惑,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否则大王怎么会如此急得召他们觐见?  当他们看到大王嘴角拉着的微笑以及眼中不时流露出的精光时又都释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