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纵横学,阴阳学,五花八门,但都没有被稷下学宫认可。”
“锦年,按老夫的想法,你入国学要好一些,你的性子,不适合加入朱学,你自己无法约束自己,明学对你已经有些意见,没必要自找麻烦。”
“国学的话刚刚好,你本身便是大夏权贵,入国学合情合理。”
“当然具体是什么,看你自己吧。”
苏文景给予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好好想想吧。”
顾锦年点了点头,显得有些若有所思。
孔圣之学,相当于是一个启蒙,而且孔家人一直把持着,主修孔圣之学,等同于要入孔家,顾锦年不想去。
朱学的话,存天理而灭人欲,这玩意更不适合自己啊,只适合那种天生品德高的人,而且自控能力极强,这种人很恐怖,他认为不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去做。
比如说吃东西,说不能浪费就一点都不能浪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佛门苦行僧还要狠。
明学就更别说了,君子之道,如若不懂变通,那就是被人欺负的命,虽然也能彰显出自己品德高尚,可问题受委屈的是自己啊。
国学嘛.......加入进去,就莫名掺杂不少事情,政治这玩意,顾锦年其实不太想碰。
他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余光散发一下,改善改善国家,能帮就帮,剩下的让王朝自己来处理,自己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奔着退休去干活的。
但苏文景说的一点都没错,现在国学的确最适合自己。
除非自己不进任何学派,那这样的话,又不太好。
“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顾锦年心中喃喃自语一声,这些他都不是很满意。
非要说最满意的,其实是‘心学’,没穿越之前,顾锦年读过心学,当时没有太理解意思,可随着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遇到了这么多事情。
顾锦年愈发对心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奈何事情太多了,根本没有空闲时间让自己好好去感悟。
既然现在要面临学派选择,顾锦年打算未来一段时间,好好学习学习,同时也算是静下心来,感悟这个世界的儒道。
顾锦年是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太过于急躁了。
应当读书,好好明悟一二,也要好好反省反省。
“恩。”
“好生回去休息吧。”
苏文景点了点头。
如此顾锦年告退,他一个人回到了住处。
科举结束后,大夏书院冷清了许多,九成的学生都回去了,类似于王富贵他们也回家了一趟。
其余人或多或少也离开了书院,除了一些大儒和夫子之外,书院内没有其他读书人。
《青葫剑仙》
虽有些孤独,不过也算是清净。
如此。
一连半个月过去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顾锦年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写国策,晚上就是在悟道,关于心学。
不得不说的是,回头去了解守仁先生的心学,顾锦年愈发有无数感想。
这个心学太符合顾锦年的三观了。
知行合一致良知。
光是这一句话,就可以让人穷其一生去研究了。
什么是知?
什么是一?
如何实践?又如何去践行?
这些都很深奥。
顾锦年也只能从四句教中慢慢领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若没有这四句话,顾锦年很难去理解。
但心学这东西顾锦年曾经也有所研究,心学最早其实源自于亚圣孟子,而守仁先生将心学给予一个完善补充。
儒学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这半个月来顾锦年有时极其迷茫。
甚至好几天睡觉做梦都在思考心学。
以致于念头难以达通。
但有时候吧又感觉抓住了什么,却转瞬而逝。
这种感觉很痛苦,让顾锦年不得不强行扭转思维,将精力放在国策上面。
原因无他。
如果一直去研究心学,自己一定会出事。
阅历不行,强行去理解,容易钻牛角尖。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今天你认为是这个意思,可到了明日你又会觉得是另外一个意思,反反复复这么一折腾,就容易出大问题。
这回顾锦年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些老儒常常会因为一本书去研究个几十年了。
“学术之说,当真是恐怖,我还是要多增加一点阅历,才能去理解,以现在的认知,强行去理解圣人之意,只怕会出大问题。”
窗下,顾锦年苦笑不已,说实话前些日子他还想过,自己花费点时间,将心学好好理解一二。
指不定去了稷下学宫,自己把心学开创出来,然后念一句知行合一,绽放异象,争夺天命印记。
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很多事情看似明白了,其实还是懂那么一点点。
唯独经历过一些曲折,才能成长。
故此,顾锦年全心全意投入在国策上面。
大夏王朝依旧是自己的大本营,说句实话,一开始的确有些担心,怕自己太优秀老舅会嫉妒自己,后来吧顾锦年也逐渐明白了几个道理。
这里是仙武世界,寻常的个人实力肯定比不过王朝力量,但当个人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死就不是王朝可以抉择的了。
就好比自己,若是自己再往前一步,说句难听点的话,哪怕是后世之君想要杀自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加上后世之君为什么会杀自己?纯粹觉得王朝鼎盛了,杀两个功臣增加点难度?
逻辑就不符合。
所以大夏王朝是自己的大本营,文景先生前段时间说了那么多,让自己早点加入学派,其实就是让自己找个靠山。
可这段时间思前想后,顾锦年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夏王朝也是自己的靠山啊。
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