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外乱哄哄的。
临时安置百姓的地方很大,但是由于搬进来的百姓众多,还是显得有些拥挤,大家都没什么事做,只能互相唠嗑。
除开问问地址姓名,少不得就得谈到这仿佛下个不停的雨。
“要我老黄说,如果不是为了那十两银子,我才不会从家里大老远跑来这里呢。”
“就是,马上就要春耕了,来回起码得六天!这要是再没什么消息,我可打算明儿个就回去了,反正银子已经到手。”
这话一出,不少人也生出了同样的心思:“就是,当真是劳民伤财。虽然出钱的是江小姐就是了。”
“这些个银子,江小姐恐怕还不放在眼里。要我说,什么时候去江家干活才是真富贵呢!我听说楚州好些个人家,原本没什么钱,这两年跟着江小姐干活,都开始建砖瓦房了!”
说到这里,不少人都发出羡慕的声音。
“要我说,那个顾大人真的是半点都搞不清楚情况,我们青州大堤建了快十年,哪年下大雨垮过?今年非要让我们动来动去,当真是累挺。”
“那些个官才不会管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他们只在乎他们的政绩而已。”
“没错,而且我听说这个顾大人才考中没多久,一个才刚刚开始做官的进士,恐怕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不,第一把火就烧到我们头上。”
“真晦气啊。”
青州城中。
何远道喝着茶,看着窗外的雨:“那些下游的村民都安置好了吗?”
祝先生点头道:“都安置好了。他们对大人的安排交口称赞。还说青州大堤不会有事的,那个从京城来的顾侍郎根本不了解青州的情况,简直多此一举。”
祝先生知道何远道想听什么,自然紧着他想听的说。
果然,何远道脸上的表情极为惬意,就好像喝了最好的春茶一般:
“青州的百姓果然还是比别的地方多点见识。这雨确实没停,可是青州大堤却也好好的。都怪那顾翎危言耸听,待雨停了,看我不好好奏他一本。”
祝先生脸上浮现出微妙的笑容。
“那青屿山脚下的人也都来了?”
提到这件事情,祝先生面色不虞:“也不知道怎么的,元音寺的佛像突然碎了,元音寺的主持没办法,只得前来青州城修复佛像,因为赶不回去,青屿山的那帮刁民也跟着来了青州城。”
何远道皱眉:“这么巧?一说要迁徙,佛像就碎了?”
“听那元雅和尚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碎了。”祝先生也觉得好生奇怪:
“真有这么巧?”
何远道摇头:“我看恐怕是人为打碎的。你看那佛像金光灿灿,刻那金光都是人给他镀上去的,哪里是他自己的金光?佛要是管得了这地上的事情,还哪里来的那么多不平之事?”
祝先生奇怪道:“可是,谁敢动佛像?”
南秦对佛教的态度一直颇为尊崇,即便是皇子也未必敢对佛像动手。
“本官也只是猜测罢了,猜得对或者不对,也无所谓。反正那元音和尚不说,旁人哪里会知晓?我打量着顾翎也没那个胆子动佛像,除非他不想要头顶上那顶乌纱帽了。”
两人正闲聊着,一阵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门外的人厉声道:“大,大人!大人您快去看看吧,青州大堤……真的被冲垮了!!”
何远道猛地站起身,一时间眼冒金星,头晕眼花,耳朵中传来阵阵嗡鸣:
“你说什么?”
“大人!青州大堤真的塌了!大水直接冲到下游,几乎把下游所以的地面全部都覆盖住,哪怕是地势高些的地方,也全部被水淹没了。”
何远道瞪圆了眼睛,他愣愣地看向祝先生,没想到祝先生也是一副天崩地裂的表情:
“青州大堤,真的冲垮了?”
何远道飞快地镇定下来,肃然道:“快备马车,我要去焰云山看看。”
焰云山离青州城不过半日路程,何远道走到焰云山上,看见那一泻千里的浑浊江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心一直延伸到天灵盖。
“如果……如果顾翎没有坚持迁移百姓……”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此时,青州城外,临时迁徙的村民们也都得到了消息,原本吵吵嚷嚷的临时居所彻底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想到,青州大堤真的会垮。
“如果……如果我们没有迁移……”
“你们没看到,那洪水几乎是一炷香就把下游都淹了,跑都没地方跑!青屿山算高的吧?那水都淹到元音寺山门那里了!”
对于下游的地势百姓们一路走来自己都眼睛能够看到,这会儿听传信的人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有些胆小的人已经开始捂住嘴啜泣,还有些人又担心起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