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儿住在他们隔壁,方玉兰出了屋,拐个弯就到了,轻轻敲了敲门,里头传来九儿的声音,等了一会儿,门便开了。
“阿娘”,九儿唤了一声:“这么晚了,找我有事吗?”
“也没别的事”,方玉兰进屋说:“方才和你爹爹说起你,便想过来看看你睡了没有,没有的话,娘想跟你说说话。”
九儿扶着她往榻上走去:“阿娘想跟女儿说什么?”
方玉兰一眼就瞟见了枕头下面露出的半个同心结,趁着落座,将其扯了出来,是个香囊。
九儿见了,迅速抢走香囊藏在身后,窘迫道:“这是我做着玩儿的。”
只是一眼,方玉兰便瞧见那香囊上绣的是一对鸳鸯,朝她伸出手道:“藏起来做什么?让阿娘看看你的女红最近有没有长进。”
九儿不想给,可又不敢不听母亲的话,慢慢将香囊放在她手上,后悔自己方才粗心大意,没将香囊藏好。
香囊呈藕荷色,九儿的女红不错,鸳鸯绣的活灵活现,下头坠着的同心结配色和纹络也很合适,一看就精心搭配过的。
方玉兰细细看了一遍,笑道:“这香囊绣的不错,不送出去太可惜了。”
九儿诧异:“您不生气?”
“阿娘也是你这个年纪过来的,怎么会生气呢?可不可以告诉阿娘,你想把这个香囊送给谁?”
九儿红了脸,低下头不说话。
她不肯说,方玉兰也不追问,只当不知道,又说:“不管是送给谁的,既然做好了就应该送出去,藏在家里,心思不就白费了?”
“他要不收怎么办?”九儿呢喃道。
“送与不送在你,收与不收在他,你不送他永远不会知道。你送了他收了这是最好的,如果你送了他不收,那就说明你该回头了。”
方玉兰拉她坐下,说道:“只有一点你要记住,不管他收与不收,都跟你没有关系,你在阿爹阿娘心里永远都是最好的。”
香囊做好有些日子了,九儿一直都不敢送出去,今日听了母亲的话,倒是大受鼓舞,她也握住母亲:“阿娘,您以前也送过么?”
“送过,那人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乐师,阿娘当时给他塞了一条手帕,后来他给阿娘还回来了。”
想起年少时的青涩往事,方玉兰眉梢微微上翘,轻轻搂住女儿:“还好他没收,不然阿娘也不会嫁给你爹爹,也不会有你们姐弟。”
看到阿爹阿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九儿觉得自己很幸运,比霍去病,曹襄,甚至比卫长公主都要幸运。
“你现在也到了议亲的年纪,阿爹阿娘正在帮你相看,要是有喜欢的人你可要早点跟我们说,不然错过了,可不许怨阿娘。”
“阿娘,再等等,过了七夕我再告诉您。”
九儿握紧手里的香囊,阿娘年少时的境遇还不如她,阿娘都那么勇敢了,她是阿娘的女儿,也应该勇敢一些才对,至少要让他知道,她喜欢他!
……
元朔四年,七夕。
这日是刘彻的生辰,卫长公主一早便给父亲送上了贺礼,一对她亲手做的护膝。
“儿臣恭祝父皇福寿绵长,长乐无极!”卫长公主郑重地给父亲磕了一个头。
“快起来,到爹爹身边来!”刘彻招手说。
卫长公主起身走到父亲身边坐下:“爹爹,这对护膝是女儿亲手做的,冬天爹爹戴着它,膝盖就不会冷啦。”
刘彻捧着护膝反复打量,爱不释手:“令仪的手真巧,这护膝做的又好看又舒服,爹爹光看着,这心里就很暖和。来,让爹爹看看你的手,扎着了没有?”
卫长公主把手摊开,一双手又细又嫩,葱白的食指尖上点缀着两个细小的红点点,一看就很晃眼。
刘彻放下护膝,去看她的手,心疼得不行,吩咐宫人去拿药过来。
卫长公主笑道:“不用涂药,爹爹帮令仪吹吹就好啦。”
“好,爹爹给你吹吹”,刘彻低头帮她吹。
卫子夫看着这父女两个,鸡皮疙瘩掉一地。
“爹爹”,卫长公主唤道:“我晚上可不可以不参加爹爹的生辰宴?”
“为什么?”刘彻反问。
“我和九儿约好了,想跟她一起去看花灯。”
“你要是想看,爹爹让人在宫里给你弄一场就是了,不用特意跑出去看。”
“宫里的花灯不好看,我想去外头看,外头的花灯多,人也多,热闹!”
“热闹是热闹,可是你一个女孩子晚上去多不安全呐。”
“我多带点人就是了,不会有事的”,卫长公主起身趴在父亲背上,抱住他的脖子:“爹爹。你就让我去吧!”
“你问问你娘,看你娘让不让你去!”刘彻把问题抛给了卫子夫。
卫子夫道:“你爹说的对,你一个人去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