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中,宁复这段时间除了赈灾之外,也在帮忙处理着青州的政务。
没办法,整个青州官场都被他们抓干净了,现在全都送到京城审讯了,而接管的官员还没有来,所以只能由宁复顶上了。
“太无聊了, 朝廷怎么还不派人来接管?”
童贯喝了口凉茶,然后叹了口气道,他实在不想再呆下去了。
“没办法,做事总得有头有尾,青州现在的旱灾还没结束,城外还有那么多的灾民需要安置,咱们也不能一走了之。”
宁复头也不抬的回道。
他正在忙着规划兴建水利的事,毕竟那么多灾民也不能白养着, 至少要让他们干点活才行。
“话是这么说,可何路他们都已经被押送京城了,算算时间,朝廷早就应该派人来了。”
童贯说到最后也露出不解的表情。
宁复闻言也终于停下手中的事,沉思了片刻这才抬头道:“朝廷这次的动作的确有点慢,该不会朝堂上有什么变故吧?”
“什么意思,难道是何路那帮人有后台,所以阻挠了给他们定罪?”
童贯当即瞪大眼睛问道。
做为赵煦的身边人,童贯也见惯了朝堂上的争斗,有时候明明一个人的罪证齐全,可就是无法给他定罪,原因就是背后有人保他。
“何路他们这次的事闹的太大了,官家震怒之下,就算他背后的人恐怕也不敢出面,所以何路等人死定了, 这点我倒是不怀疑,不过也许会有一些其它的事情。”
宁复认真的分析道, 不过他也只能分析到这一步,毕竟朝堂上的事谁也说不准。
就在宁复和童贯聊天之时,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见一个小内侍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都知,京城那边来人了!”
“终于来了!”
童贯闻言大喜,站起来就往外走,毕竟只要把青州这边的事交接之后,他就可以回京了。
宁复也跟着一起出去,很快就见到了京城来的人。
这次来的人还不少,大部分都是官员,他们是朝廷以最快的速度调集而来的官员,用来接管青州。
不过在这些官员中,却有一个宦官十分显眼,这时正在十分亲热的向童贯行礼,显然两人早就认识。
童贯这些到来的官员也十分客气,寒暄了几句就将他们请到衙门里,然后让人准备交接的事宜,不过等到其它的官员离开后,那个宦官却留了下来。
“参见清平伯!”
宦官这时也上前向宁复行礼道,他看起来应该有三十多岁, 中午身材, 一脸的精明。
“不必多礼,是官家派你来的?”
宁复看着这个宦官也好奇的问道。
“正是, 官家放心不下青州这边,于是派我担任青州的昭宣使一职,用于监察当地的官员。”
内侍说着又介绍了一下自己,他名叫姚文,在内侍省任职,算起来还是童贯的手下。
“昭宣使!这是官家的主意,朝堂上的大臣没有反对吗?”
宁复听到姚文的职务也是心中一惊,当即追问道。
宁复对朝堂上的事务已经十分熟悉,当然知道文官集团对宦官们的防备,现在赵煦设置了昭宣使一职,而且还让他监察当地的官员,这肯定会威胁到文官们的利益。
“嘿嘿,清平伯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朝堂上对这件事的反应的确很激烈,甚至连章公都强烈反对……”
姚文知道宁复不是外人,所以也没有隐瞒,当即将这段时间朝堂上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宁复也终于知道姚文他们为什么来的这么晚了。
原来青州的案子让赵煦对文官集团也起了疑心,这也是一个皇帝的正常反应,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
虽然文官集团内部也分为几方势力,比如新党和旧党,彼此间对立争斗,皇帝可以从中搞平衡,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
但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他们都属于文官,有些利益其实是相通的,比如对科举的把持,对武将的打压等等。
青州案也同样如此,在这件案子中,根本没有什么新党旧党,甚至知州何路本身就是个新党,在青州支持变法还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这帮人该贪还是照样贪,甚至还勾结在一起,欺上瞒下,犯下更大的恶行。
所以赵煦才会将目光投向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虽然宦官容易乱政,但身为皇帝,赵煦更不愿意看到自己受人蒙蔽。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煦才会决定在各个州府设置昭宣使一职,用来监察地方上的官员。
当然这个决定引发了朝堂上百官的反对,这次甚至连章惇都没有站在赵煦那边,而是和曾布等人一起,力劝赵煦打消这个想法。
但赵煦也表现的十分坚决,于是双方僵持不下,导致往青州派驻官员的事都拖延了。
最终这件事还是以赵煦退让一步结束,他打消了在各个州府都设置昭宣使一职的决定,而是先在青州设置昭宣使,看看效果再做决定。
章惇等人也知道不能逼的太狠,于是最终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