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隋末我为王之白甲起辽东> 第401章制度新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制度新变(1 / 2)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周武王灭商,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大肆分封诸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鉴于分封诸侯带来的离心力太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将事权和人才选拔权力收归中央,于是实行郡县制。

郡县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先后演变成州郡县制和州县制这两种变体,不过他们实质上还是郡县制。隋炀帝登基之后,对天下的州县进行了省并,重新改名为郡县制。

不过在县级以下,仍旧沿用旧制,实行乡里制度,在边关要隘,则设立镇戍。贺若怀心有心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一定的革新,有着后世思维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高低,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密切相关。

后世的贺若怀心在读大学时,曾经对古代的的政治制度有过研究,当时因为太喜欢大学里政治制度史教授的课,没少逃自己本专业的课。

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上,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代的政治制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在地方上行省制的建立,可以说具有破旧立新的爆炸性效果,甚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地方制度,开省制的滥觞。

贺若怀心对元代也有自己的偏好,在他认为,元代最起码在几个方面可以说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其一是大规模的西征,极大的拓展了疆域,甚至将后世的欧洲东部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虽说后来蒙古帝国崩溃,但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几大汗国先后掌控欧亚大部分领土,是不争的事实。

其二是行省制的建立,开创了行省这一新的地方行政制度,不仅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其三,是遍及欧亚的邮驿制度的建立,让广阔的领土之间往来迅捷,不仅缩短了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的管辖和掌控。

其实贺若怀心在主政辽东之后,许多行政的事情上一直在有意识地学习元朝,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但是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将一些制度提前布局。

比如邮驿制度。

贺若怀心成为燕郡和辽东郡太守之后,设立邮驿司,燕郡和辽东郡分设郡司,专门负责郡县之中邮驿的修筑和管辖,极大地加快了军情的传递,文书的派送。显然邮驿司机构的设立,好处已经慢慢地显现出来。

第二个被贺若怀心提上日程的便是巡检司的设立。贺若怀心明白,随着辖地的不断扩大,有些并不适合设立郡县的地方,有必要统一事权,那巡检司的设立就很有必要了。

“对了,长山岛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贺若怀心人在平壤,可是在一面修筑铁山岛码头的同时,已经派人秘密接触长山岛,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私土,就算短期内,不能拿回来,作为包围整个辽东半岛的要地,贺若怀心必须提前做准备,一旦需要,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将岛屿握在自己手上。

裴启忙道:“主公,长山岛的事情要复杂一些,卑职已经派人扮做商人秘密在青泥浦与岛上的人打了照面,可是传回来的信息说这些人警惕的紧,恐怕短期内不会有什么结果。”

他做事雷厉风行,颇有决断,这也是他能得到贺若怀心信重的原因之一。

贺若怀心点点头道:“你怎么看这件事?”作为要长期留驻铁山岛的巡检,裴启在这里意义重大,不仅担负着监视都里镇,卑奢城的众任,同时也是贺若怀心对第三次征辽的先期布局。

在历史上,第三次东征,来护儿的水师要从都里镇登陆,并且北上攻破了卑奢城。虽然后来,大军撤还,卑奢城得而复失,辽东半岛的南端又重新落入高句丽之手。可以说,这是第三次东征的最大败笔。

比匆匆撤军还要令人遗憾。

隋炀帝当时撤军的原因是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已经有不可遏制的气势,加上有些地方豪族宠宠欲动,暗中为起义的农民提供支持,让他感受到威胁。可将辛辛苦苦的打下来的卑奢城要塞就这样还给高句丽,在贺若怀心看来,真正是一个战略上的败笔。

因为卑奢城的地形险塞,若能握在手里,基本上等于掌控了辽南丘陵的核心,更重要的是都里镇和青泥浦两大海港便有了安全的庇护所。卑奢城防御北方,都里镇防御海商,等于建构了一个固若金汤的要隘。

而且以卑奢城所处的位置,也不惧怕高句丽军从北边来攻,因为隋军掌握着制海权,无论是从辽东的港口还是东莱郡的港口,海船都畅通无阻,不仅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兵力,同时也能补充战备物资。

可以说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可是当时的朝廷中没有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甚至觉得将卑奢城留在手里,反而牵扯了自己的力量。

他想听听裴启的意见。

没有什么比辽东当地人的意见跟符合实际的了。

“主公,卑职认为长山岛对于唯恐辽东半岛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过相比起现在就从神秘的海匪手中夺岛,倒不如暂缓一两年,优先发展海船。”

贺若怀心对裴启的话颇为惊奇,笑道:“哦?详细说说。”

裴启发现贺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