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收敛心思,也带上布手套,细细验看龙袍,边看边点头道:“这龙袍的布料针线做工确是出自景鸾阁,阁中师傅绣娘都是多年的老人,也不知如何就染了毒……”
要证明一件事是某个人做的,集齐正确的人证物证动机便可,要证明一件事并非某人所做,那么如何染毒,在何时何地染毒,是何种毒,便是突破口。
玉小霜点点头,问道:“除了他们,还有谁有机会接触到龙袍?”
“只有老朽与凰儿,再有就是景鸾阁的大掌柜钟伯,我们也有几十年的交情了。”估计景鸾阁的人在老爷子心中都是忠肝义胆。
玉小霜决定换个问法:“老太爷,我得知道毒是什么时候下的,您可方便透露制作龙袍的过程?”
“你若不问,大理寺的人也会来问,有何不便?咳咳,这新年宫衣体现贵人们的仪容仪表,也彰显着我朝的国力财力和文化底蕴,每年一换,马虎不得。因往年都是交给景鸾阁来做,倒也能妥善应对,只是明年是我卫国立国四百周年,花纹和装饰上自然要隆重繁复一些。
因而早从今年年初,宫里的制衣令下来,我们便开始准备,一月定款式花样,二月初开始出样衣,样饰,送到宫中试穿试戴后修改调整完善。二月下旬便开始制成衣,成饰,嫔妃们的衣饰好制,一般两三个月便可完工。
而因皇上与太后的衣裳按制要用缂丝工艺,虽雕镂傅彩,但挥梭为笔,飞丝作画,两套宫衣至少要花费六七个月的时间。到十二月中旬,衣饰全部制作完成,再用香料药材熏蒸,月末便可进献入宫。”说到这些,老爷子微眯的双眸里有掩不住的自豪。
“制衣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景鸾阁完成的吗?包括染布料,捻丝线,制饰物等等这些。”工艺这般复杂,参与的人数必定不少,想知道谁下得手,并非易事。
“景鸾阁主营衣饰香料,衣裳裁剪缝制、刺绣缂丝等,饰物的选料打造,香料的采集调制,这些在景鸾阁都有专门的工艺师傅去完成。
而景鸾阁几百年前最早是绸缎庄,现在专门负责供货的景记布庄,也是景家的产业,丝线是蓝彩记的,这么多年一直是他家的货。”老爷子知道事情繁复,并不隐瞒,凡是玉小霜问到的,他能想到的,通通说了一遍。
二人又一问一答好半天,玉小霜也已经了解到制衣的各个环节,归纳出那些可能下药的工艺流程,例如染布,例如捻线,例如缂丝,例如熏香……
二人细细商议了一番,玉小霜才悄悄离开,景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理了理衣衫,如往常一般推开门,凉风起,天微明。
已经是腊月了,不知年前能否解决此事,让凰儿能够回家过年……
玉小霜有些茫然地站在街心,任喧嚣的人群来回掠过身畔,发呆了好一会,才迅速找到爹爹与大哥,让他们分头去景记布庄和蓝彩记暗探,她自己则去了景鸾阁。
储公公清早就递出了消息,大理寺昨天连夜严审了宫中送龙袍的相关太监,毒并非他们所下,也无可疑之人接近龙袍,玉小霜不太放心,便让霁月进宫查探有无毒物的蛛丝马迹。
自己则从制衣的过程上下手,可制衣工期长,布料用在前中期,丝线在大半个月之前也不用了,若是染了毒,日日抚衣缂丝的技师早就中毒身亡了。
熏蒸或是后期潜入投毒的可能性最大,可也免不了两种无毒之物碰在一起产生毒性的情况,经过围场的事,玉小霜可是多长了个心眼儿。
经过一天的查探,黄昏之时,南宫家再度聚在一起,找人的一无所获,查探的却有些许端倪。
南宫将军去的是景记布庄,他道:“我一个人去有些惹眼,叫上你娘一起去的,你娘厉害,一边挑选布料,一边将织布染布问了个遍。宫衣与平常的衣物不同,材质和颜色都是有定制的,不能乱用,成布制衣之前还要送进宫审核,若是加了其他东西,恐会影响质感和色泽,加在布料中的可能性不大。”
布料一旦制成衣样,之后一般不会再有增减,原先预想是染了某种药汁,与后期投下的另一种药汁合而为毒。南宫将军既如此说,加在布料中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南宫戟去的是蓝彩记,他有些尴尬道:“我也是抬出了娘来,说是为娘买的丝线,因为不懂,便问得多了些,我问染丝线的染料好不好,会不会脱色之类。人家说染料都是加了上好的固色材料,还有什么密药,丝线不会脱色,不会扯断,且光泽鲜亮。
他们每次做丝线都会慎之又慎,严加看护,确保品质丝毫不差,否则他们蓝彩记也不会这么多年岿然不倒。丝线想必也同布料一样,加了其他东西会影响丝线的颜色和强韧,一旦质量不过关,便会被退回。”
如此,下毒的地方就圈在景鸾阁了,想到自己白天查到的,玉小霜的拳头慢慢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