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沅转过脸看向太后,“陛下本顾念往日抚养之恩不想将真相公之于众,保留您太后之尊,可您实在太让陛下心寒了!”
“您既称陛下与长乐长公主纠缠不清,却为何不向大家说明,陛下并非景帝与贤妃所出?”
“况且,贤妃尚且空担妃位,又何来长乐公主李淑沅?”
“什么?”
“陛下不是景帝所出?”
......
霎时大殿嘈杂一片,场面异常混乱。
太后脸色变了又变。
“陛下乃孝帝所出!”
司沅不紧不慢,声音异常清朗、掷地有声。
李弘祀如此对先太子遗孤赶尽杀绝,除了是三王之乱的幕后操纵者想隐瞒真相,更重要的是景帝在先太子死后,将其追封为端孝皇帝,而李弘暄是孝帝唯一嫡子。
如此大的威胁留在世上他岂能安心?
“景帝得知孝帝在世上尚留血脉,怕遭毒手,是以将陛下与本宫的母亲一起带回皇宫,权宜之下称陛下为其第九子、母亲为贤妃。陛下与本宫本就由孝帝定亲,又有景帝圣旨赐婚,何来乱伦之说?”
“你明知事实真相,却颠倒黑白、恶意诬陷,三番五次污蔑抹黑陛下盛誉,实在可恨!”
“若不是你故意透漏陛下身世消息,李弘恺之流又如何从中作梗,导致陛下同本宫命运多舛?”
从前一直以为李弘祀对宁太妃敬重是出于基本礼仪和顾及先皇颜面,其实是她早就有意无意向他透露消息,借以同李弘暄划清界限,换取其与豫王安全。
想到这里,司沅忍不住叹气。
李弘暄调查身世时,她更故意隐瞒,后续又借助此事想让自己与李弘暄心生嫌隙、彼此交恶,这心思可真够深的!
司沅扫了一眼众人,“单凭本宫之言,难以服众!”
说着又递了个眼色给内侍,很快就有人带着杜言之一行从偏殿走出来。
杜言之等人跪地一拜,“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娘娘。”
李弘暄轻轻抬手,几人站起身。
杜言之才缓缓道。
“众所周知,当年三王之乱,孝帝及钱氏一族皆含冤而死。”
“当年景帝托孤,微臣怕引来杀身之祸,是以不敢说明皇后真实身份,即便陛下派人书信微臣,也只敢道出皇后为贤妃所出,并未言明其生父。”
“此乃微臣欺君之罪!”说罢,再次跪地。
“先帝似是得到什么消息,为探虚实,便下旨将小女指给国公做侧室,为了不辜负景帝所托,保住钱氏一脉,便想出李代桃僵的方法,将皇后送入世子府,求得武安侯庇护,亦打消对皇后身份的怀疑。”
“此乃微臣抗旨不遵之罪!”言毕,又拜了一拜。
之后,从袖中掏出血书,捧过头顶,“这是昔日微臣埋在杜府后院的秘密。”
乃贤妃临终血书。
锦缎缓缓展开,呈现出来的是三王之乱真相,亦是李弘暄身世之谜,上面的血迹已经变暗。
司沅怔怔瞧着血书,却不敢接,示意内侍捧去给众人观看。
众人争相一睹,尘封多年的秘事终于袒露世人面前。
何不唏嘘?
李弘暄握起司沅的手,涩然一笑,“从前我看到的那份是假的。”
司沅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上一世李弘恺得到真的血书,为了除掉李弘暄,用假的换取他的信任,更利用他不知真相,故意在阵前上演那么一出乱伦大戏,导致军心动摇,而他们迫于情势也无法求证,竟以凄惨收场。
大殿中,杜言之伏在地上不再起来,“臣愧对景帝,愧对陛下,亦无颜去见冉冉,臣自知罪不可恕,但求一死谢罪!”
冉冉,贤妃名子冉,钱子冉。
司沅看向李弘暄,她确实没法原谅杜言之。
李弘暄回过头,看向殿外日光灿灿,淡然开口,“你既是皇后的父亲,朕不会杀你,日后便去为荣国夫人守陵吧!”
“微臣叩谢陛下!”杜言之看着龙晶欲言又止,终是拜完离去。
司沅默默望着那远去的背影,这已是他最好的结局。
当日,贤妃明知他是李弘佑派来的人,却依旧不忍杀他,现在他们不过是遵循了她的意愿。
“荣国夫人?”
太后怒不可遏。
李弘暄漠然视之,“既然言明真相,母妃也该享有原本的尊荣。不是什么时候,封号都不重要!”
司沅眼里一热,她曾经调侃人死了,封什么都不重要,可是这对先贤妃不同,为了活命她用着假身份,委曲求全,而今,命运确实欠她一个真相,她应该是她自己。
李弘暄握了握她的手,司沅抬眸看向他,他的用意,她明白。
“皇后娘娘,我们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