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说起来也是巧了。
老潘手里就有一个发动机。只是这个发动机是沪海摩托车制造厂生产的幸福250的发动机。
单缸,两冲程,10马力,7.3千瓦。
这还是老潘去场部偶然发现的,摩托车已经报废了,可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完好的,就被老潘五块钱拆了回来。
这回老潘一转手十五块倒给了卢昌华。
“行,给我装上。”
在钳工师傅眼里就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东西。
发动机安装好后,在变速箱和气泵外安装齿盘,中间用链条传动。
用一个塑料壶做临时油箱,插一根输油管连接到发动机的化油器上。
一脚踩着了发动机。
变速箱挂上一档,链条转动起来。
后面的气泵也突突突的开始工作了。
稳定了一会儿,再挂上二挡,链条转的更快了,气泵加大了压缩空气的力度。
十几分钟,压力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2.5公斤,再往上就要进入红色区域,3公斤了。
打开储气罐的阀门,胶皮管嗤嗤嗤的喷射着高压气体。
成了。
又运行了半个小时,见没什么问题了,这才关闭了发动机。
他找了辆手推车,又找了几个人一起使力,把这个铁怪物装上了车。
他和胡大贵一起推去了水库。
做这个增氧机,前前后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把这个怪物直接放在了简易栈桥的桥头上。
然后发动起来,就突突突的开始了工作。
因为在出气管头没有单向阀,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止回水。
要先往气罐里打气,使压力达到3公斤,这才打开放气阀门,还要控制出气量,不能太大。
一切正常了,这才把出气管放到水中。
一入水,气泡就滚滚而上,翻滚起脸盆大小的水花。
卢昌华再次关小放气阀,这样不至于使气罐中的压力减小的太快。
两人盯着水面好一阵,见出气量稳定了,水花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才满意。
“咱们还得去要点汽油。”
“嗯,我去吧,油库我熟。”
胡大贵自告奋勇。
“行,你拎个壶去。”
这年头的农场,私人用点汽油或者柴油,没有花钱买的,都是找人要。
要不说这是个人情社会呢。
这一壶就是五公升,能用好几天。
有了自制增氧机,卢昌华心里舒坦了许多。
八九月份虽然还是有雨,可是气温很高。
水库里缺氧就难免了。
前段时间也偶有浮头现象,如今有了增氧机,浮头现象越来越少。
每天十点左右就打开增氧机,一直开到下午的三点半左右,每天五个小时,雷打不动。
由于放气量小,气罐里的进气和出气基本保持平衡,发动机以怠速一档转动,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
每天油耗不超过两升。
一场秋雨一场寒。
九月上旬开始,只要一下雨,天气就变冷起来。
今年的秋收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此时的卢昌华也在查看自己的收获。
二十三垧饲料地,其中大豆五垧,玉米两垧,都打成了青饲料,拌鱼食了。
如今地里还剩大豆十垧,玉米六垧。
大豆要在十月上旬收割,而玉米在十月中旬左右。
只有到了这个时间段才能成熟。
虽然农场的机械化收割很省人力,可是浪费也很严重,尤其是在秋收前下过连天雨的年份,收割机就没法下地了。
如果强行机械收割,要么就是高茬收割,尤其是大豆,很多豆茬上还留有四到六个豆荚,这就造成了大量粮食浪费,还会导致减产。
有人问,为啥要高茬收割?低点不行吗?
如果放低收割,则会有很大的几率把大豆的秧子连根拔起,带着泥土一起进入收割机里。
这样收割的大豆就会粘上泥土,变成“泥花脸”,在销售的时候,等级变低,或者没人收购,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要田地泥泞,收割机无法正常作业,就只能人工收割。
今年的情况,人工收割的地块比例还是很大的。
至于卢昌华的这块饲料地,还算是好。
虽然雨水大,可都排进了水库,地里倒是干爽的很,这样就能机械收割,自己也能省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