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之中,自然并不全是利欲熏心之辈和软骨头,有风骨的士人并不少。但有风骨的士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理。
这些有风骨的士人,讲究光明磊落,即使对丁宽的某些举措有不同的看法,最多是站出来批评几句,反而不会去做小动作,暗中对抗。
丁宽推行的各种新政,虽然对传统有一些冲击,但基本都是利国利民之举,并不惧怕与这些有风骨的士人进行正面争辩,丁宽私下对这些有风骨的士人还是蛮欣赏的,有这些人的批评,也可以让丁宽查漏补缺,没什么不好。
丁宽插手文官体系,并没有惹来什么抵抗或反弹,很多世家反而化身带路党,主动向丁宽投靠过来,节省了丁宽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在丁宽强势崛起,即将建立新王朝之际,大部分人都在积极向丁宽靠拢。这时候如果真有人表面迎合,暗地里对抗,那就愚蠢,都不用丁宽自己出手,自然有人拿这些蠢货做投名状和进身之阶。
从公元190年诸侯讨董开始,丁宽从青州开始迅速崛起,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掌控了九州之地,不但接连击败各路诸侯,而且对外压服胡人异族,开疆拓土。剩下的几路诸侯,如袁绍、袁术之流,已经没有了对抗丁宽的实力。
丁宽每占据一州,就能迅速平定战乱,恢复经济、生活秩序,还治下百姓一个安宁。而且丁宽从不嗜杀,极少在治内进行大规模杀戮,也没有进行过横征暴敛,因此丁宽在掌控的地域极得人心。
丁宽身为君主,声望极佳,内政、武功两样都不缺乏,身边的元从,大都是被丁宽提拔任用于微末之际,势力之内并无尾大不掉的权势之辈。
远征幽州快速平定公孙瓒之后,丁宽可以真正称得上大势已成,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丁宽必然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唯一剩下的悬念,不过是如何处理汉廷的小天子罢了。
趁着如此大势,丁宽坐镇洛阳,全面整顿内政,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原本由几个州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快速的融合蜕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转化为真正的帝国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