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第七十七章 荒谬的废立闹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荒谬的废立闹剧(1 / 2)

接到朝廷的诏书,丁宽马上率领五百骑兵快速南下,其余的兵马则是在后面慢慢南归。

丁宽这次南下没有再走冀州,而是走了并州,沿雁门、太原、河内入洛阳。

这不是符合常规的行军路线,丁宽之所以选择这么走,就是要与冀州的刺史王芬王文祖,保持足够的距离。

这位大名鼎鼎的党人名士,八厨之一,做的事情实在是令丁宽无语。

早在去年底丁宽北上之时,王芬和襄楷、陈逸就在许攸的怂恿之下,谋划着进行兵谏,以清君侧,诛宦官。因此才借着丁宽平叛需要募兵之机,大力征发冀州郡兵。

期间,乌桓人南下劫掠渤海郡,一度使得王芬惊怒交加,精力暂时放在了稳定冀州之上。

等到丁宽在漳水河畔屠尽了这些入侵的乌桓人,并让冀州郡兵把几千叛军俘虏押回邺城之后。天晴了,雨停了,这位冀州刺史感觉自己又行了。

王芬一方面以看押俘虏为借口,把这些郡兵都留在邺城附近,一方面开始广泛联络天下的党人。不止如此,王刺史要做的事情也升级了,不再是要兵谏,改成废立了。

这次王刺史准备直接废掉皇帝刘宏,改立合肥侯为帝。这里面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合肥侯了,这么重要的角色却完全沦落为工具人,在丁宽前世的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只有这么一个爵位作为代称。

王芬目标提升,与丁宽多少还有些关系。皇帝刘宏不是在洛阳皇宫之内长大的,他本是生于冀州河间国的外藩,早年世袭解渎亭侯,十几岁才被接入洛阳继承了皇位。

丁宽三月初灭杀了南下的乌桓人,又提兵北上,把张纯张举赶出了塞外,冀州再次安定下来,这位皇帝刘宏居然就动了巡视冀州河间老家的心思。

接到这个消息,王刺史那是喜出望外啊,从冀州想去洛阳兵谏,需要一路打过去,现在皇帝刘宏要来冀州,在冀州直接发动兵变就容易多了,这可是天赐良机。

参与这次废立阴谋的主要谋划者,包括兖州东平王芬、青州平原襄楷、豫州汝南陈逸、荆州南阳许攸、豫州沛国周旌。看看这些人的出身之地,都是士族聚集的地方。

不管是兵谏还是废立,其实与谋反已经差不多了,按照正常的逻辑,这种事情一定要隐秘谋划,骤然发动,才可能成功。

不过这位王刺史的脑回路却是绝对的清奇,废立计划完全不做保密,反而是大张旗鼓的四处摇人,到处宣扬。仅仅史书上记载的,被王刺史联络邀请的历史名人就十几个。

除了平原的名士陶丘洪、华歆,包括与宦官集团难以彻底分隔的曹操,居然都在邀请名单之列。

要说此时大汉最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那真的是汝南袁氏。自从袁隗在熹平元年(公元172年)重新登上三公的高位,袁氏完成四世三公的伟业,算是真正走出了低谷。

此后的十六年时间,汉灵帝刘宏一朝政治如此动荡,三公更替如走马灯一样,多少权倾一时的重臣落个身死族灭,但袁氏不但在洛阳屹立不倒,而且还势力持续壮大。

不止袁逢也曾登临三公,兄弟并立高位,而且下一代也继承了上来。此时袁逢虽然故去,但几个下一代均已在洛阳身居显位。

袁氏内定的家主袁基已经位及九卿。通过过继被从庶子提升为嫡子的袁绍,已是党人魁首,并与外戚大将军何进打的火热,已经结束隐居养望,正式步入仕途,就是两千石。即使是最没有脑子的袁术,也凭借身世和任侠的性格,在身边聚拢了一大批党羽,同样得到何进的拉拢,身居两千石显位。

王芬这次阴谋废立,与袁氏年轻一代绝对是关联密切。要知道阴谋废立的主谋之一,许攸那可是袁绍袁本初的心腹小弟。襄楷极力邀请的平原名士陶丘洪,也是袁术的座上客。

这些表面上的联系都没有任何的隐藏,丁宽只要派人一查就,就一览无余。但具体袁氏在这次阴谋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到很难抓到什么实际的证据。只能说这次阴谋,袁氏并没有公然参与,但与袁氏绝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丁宽远在辽西肥如之时,许攸就来过两次,一力劝说丁宽加入这个阴谋集团,丁宽自然是推脱不应。

不过丁宽对这个阴谋的实际态度就是隔岸观火,甚至看热闹不怕事大。在乌桓正式请降之后,丁宽用最快的速度,把冀州郡兵潜回王芬麾下,就是这种考虑。

王芬动作这么大,许攸又跑来幽州拉拢,丁宽当然不会瞒着手下的几个谋主,几番私下讨论,大家最后达成了共识,

这次废立闹剧的主谋之人,虽然与袁氏关系密切,但应该不是袁氏授意并主导,袁氏一直在士族、宦官、外戚己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废立之事若成,对袁氏并无什么好处。最大的可能是,袁氏已经无法压制党人之中的激进声音,只能假作不知。

这个所谓的废立阴谋,与之前的黄巾之乱一样,不过是激进派党人对皇帝刘宏的又一次恐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