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第二十二章 交易(二合一章节,求追读,求票票,求投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交易(二合一章节,求追读,求票票,求投资)(2 / 3)

的瓷器被摆在家乡的餐桌上时,会引发什么样的轰动和追捧。

就此,丁宽的几种商品在胡商中引发了轰动,其中争抢最激烈的就是瓷器和茶。

瓷器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久了,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作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作瓷器。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发掘出的最早的陶器是8800年前位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陶器,最早的瓷器发明于商周时期。

浙江的越窑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开始烧制瓷器的瓷窑,早在战国初期就开始出产原始青瓷,至东汉后期已经创烧出了真正的瓷器,其中又以青瓷为上品。

丁庄产瓷器其实是有点歪打正着的,丁宽在发展农具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时铁的材质不够好,因此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冶铁技术。

他前世是学农的,对于工业方面所知非常有限,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知道用煤来替代现有的木材和木炭做燃料,对冶铁技术的提升肯定有帮助,就找人四处寻找煤。

四年前,煤找到了,但冶铁技术那么复杂,不是简单用了煤就能立竿见影提升水平的。

反而是把煤用来烧瓷器,引起的技术进步更快。此时专门烧瓷器用的龙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转用煤做燃料,使得瓷器烧制水平一下跃升了一大截。

丁宽可是知道中国的英文单词A就是陶瓷的意思,瓷器一直在中国对外出口的贸易中占有巨大的比重,早就把瓷器当成了与胡商交易的重点商品。

不过毕竟新的烧瓷技术出现时间还太短,产量并不高,产品质量也不稳定,这次运来敦煌的瓷器都是特意精选的上品,只有五十车。

丁庄出产的瓷器都是实用器,以碗、碟、杯、盘为主,都是成套的。每套瓷器包含八盘、八碗、八碟、八茶杯、八酒杯、八汤勺,再配一酒壶、一茶壶,共五十件,正合大衍之数。

瓷器易破损,运输时包装及其精细,五十车瓷器,实际只有两千套。丁宽定价很是仁慈,呵呵,一套瓷器,十斤黄金。即使如此,也被很快抢购一空。

茶在中国的历史也同样悠久,最晚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人饮茶,西汉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

只是汉代饮茶,主要是茶汤,通常都要加左料,如葱、姜、朱萸、橘皮等,并用盐来调味。

这主要是饮食结构的影响,汉代缺乏植物油,虽然已经有芝麻油传入,但尚没有普及开来,人们食物中普遍缺乏油脂,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说植物油的普及是清茶(泡茶)普及的前置条件。

丁宽发明的泡茶法,目前在大汉之内只能在富豪阶层流行,是一种风雅的奢侈品,但对于以牛羊为主要食物的胡人来说,茶更接近必需品。

而且茶叶和香料有些近似,运到遥远的西方,同样有巨大的暴利空间。

丁宽给茶叶的定价是一斤黄金换十斤茶叶,看起来很贵,但一斤茶叶可以喝一个月,还是定价很仁慈的。

与瓷器和茶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特产不同,糖、植物油、棉在其他地方也已经有产出了,这几样产品虽然仍有商人的利润空间,但没有那么暴利,因此受欢迎程度,比瓷器和茶就略差了一筹。

对于胡商手中那些奢侈品,丁宽兴趣并不大,丁宽最感兴趣的是各种种子和西方技术,记得这个时候罗马水泥已经出现了,如果能弄过来,一定很爽。

历史上农业技术的进步非常的缓慢,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从产生、成熟到被广泛应用,需要的时间是以百年为单位的。

丁宽的《农书》之中,已经把能够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都总结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的传播。

这种传播过程,短期内丁宽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没有一个严密巨大的组织,自上而下的传播新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

农业技术的自然传播和扩散,那些一辈子可能没离开过家乡的种地农民,只是传播链末端的接受者,只能纵向传播给后人子女,横向传播的主力,一定是那些有经济基础、有眼界见识的大族豪强。这也是丁宽之前一直与这些大族豪强结交合作的原因。

《农书》之后,丁宽手上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传统农耕与丁宽前世搞的现代农业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重要的是没有商业化规模化的种子产业。

精耕细作,各种农技,对农业很重要,但真正使得现代农业产量飞跃式提升的种子、农药、化肥,都需要庞大的工业体系进行支撑。

农药和化肥丁宽就不想了,但种子方面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只是周期一定会很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

早在张骞出塞的时候,就已经引进了大量的新农业品种,只是这些品种的扩散非常缓慢,很多品种丁宽在扬州根本找不到。

丁宽来西域要引进的种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汉原来完全没有的作物,这是新品种引进,反而最简单,只要能找到这些新品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