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悄无声息的潜回巨鹿,丁宽在无极又装模作样待了几天,向甄家讨了一封介绍书信,就继续北上幽州。
涿郡涿县,既然来了幽州肯定要亲眼来见一见大汉皇叔。请甄家写的信就是给刘备的,甄家的甄逸和刘备、公孙瓒都是同学,曾一同跟随卢植读书。
到了涿郡,稍一打听,就有人给丁宽指路。此时刘备在幽州的名声已经不小。
幽州这地方与丁宽之前游历的几个州完全不同,是典型的边郡。地理情况也很是特殊,幽州共有十一个郡国,几乎是自西向东,一字排开。除了涿郡和广阳郡是内郡之外,其余各郡都是边郡,与胡人接壤。
幽州东西极宽,南北扁平。最西面与并州接壤,已经临近现在的山西大同,东面包围了整个渤海湾的北部,一度包扩了部分现在的朝鲜。
幽州占地广袤,但地处苦寒北疆,又多山脉,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之地。整个幽州,90个县,人口只有247万,与东汉第一大郡南阳的人口相当。
涿郡是靠近冀州的内郡,只有7个县城,人口却有63万,占了整个幽州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
幽州是士人眼中的边鄙之地,少有士人家族定居在幽州。卢植几乎就是整个幽州名望最高的士人。
刘备从卢植那求学回来,名声自然大涨,加上刘备性格又及其与众不同。
在这个士人高高在上,倍受崇敬的时代,刘备作为卢植的学生,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落魄贵族了,在幽州这种士人稀少的地方,完全可以过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生活。
可这刘备哪?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做派,上至权贵富豪,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同席而坐,欢饮共乐。
说起来,刘备的出身并不低,祖上的中山靖王刘胜就不说了,这个王爷绝对有种马之姿,儿子太多,据传有一百多个,到了刘备这一代,后代都快万人了。
就说刘备的爷爷刘雄,曾举孝廉,做过东郡的范县令,还是留下了一份产业的。刘备的父亲刘弘,也是举过孝廉,做过郡吏的,只是这刘弘早丧,在刘备还是婴儿时就过世了,导致刘备家道中落了。
也许是因为刘备少时家贫(这个贫苦是相对的,可不是底层黔首饭都吃不饱那种),与底层的接触较多,感受过民间疾苦,受到族中叔辈的资助才能够去跟了卢植读书。
刘备从洛阳回来,不但没有完成阶层跃迁之后的洋洋得意、高人一等,反而更加的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对下层民众有一颗仁爱之心,这种行事风格在壁垒森严的阶层社会是及其难能可贵的,绝对的带头大哥风范。
两三年间,刘备身边就聚集了一大群游侠儿,名声也随之远播,很多附近郡县的人都希望能够与刘备相交。吸引这些人的,不止是刘备的仁义,还有从刘备身上感受到的平等和尊重。
张飞就是这么被刘备吸引的。张飞是个典型的地方小豪强,家里是屠户出身,汉时的屠户可不是后世的杀猪匠。
汉时穷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肉,屠户的客户都是富人,而且那时的畜牧业并不发达,屠户并不是杀猪的工匠,而是肉类这种高档食材的经销商,经营的是奢侈品,看看现代做奢侈品生意的,有穷人吗?
张飞家里富有,自身能够读书识字,甚至喜欢画画,但是也就到这个程度了,识字和读书人是两码事。张飞很想拜名人为师,变成被人们尊重的读书人,但他连门路都找不到。
别看张飞豹头环眼,武艺高强,号称万人敌,一生杀人无数,他对名士读书人异常尊重,甚至有点舔。
遇到了刘备这种名师子弟,还肯折节下交,给予小土豪难得的尊重,他还不马上贴上去,纳头便拜。
这种情节,看看九十年代那些暴富的小老板,见到大学教授,马上就冲上去“我没读过什么书,不过我最佩服文化人”,是不是一样一样的。
丁宽拜访刘备的时间不是太巧,此时刘备正在母亲的坟前守孝。刘备母亲去世已经一年了,依照汉时的礼仪,子女守孝要守满二十七个月,号称三年。而且这种守孝,要在墓前搭个草棚居住,甚至不能睡床,只能睡自木板上。有朋友来访,大家低声交谈是没有问题的,但呼朋唤友,饮酒作乐这种事情,肯定就不行了。
原本刘备的家是那些游侠豪杰的活动聚点,刘备守孝后不适合再搞这种活动,很多来看望刘备的远方朋友,就都住到了土豪张飞家里。
丁宽也不例外,与刘备一番交谈之后,同样被安排住在了张飞的家。丁宽可不白住,送了很多东西给刘备张飞,那些美食就不说了,就丁宽送的的那些酒,就把张飞喝美了,看到张飞抱着一坛蒸馏酒不撒手,丁宽心中直乐,这要不是已经跟了刘备,估计这点酒就能把张飞拐跑。
丁宽的身边也跟随着几十个游侠,与张飞这群人是同类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很快熟络起来。酒性上来,张飞就拉了典韦到后院比武,两人都是武勇之人,斗了一百多合不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