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24章 0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024(1 / 3)

确定留在连州不走后, 当务之急便是建设府邸。除去镖局那一百名镖师,他们还有三百多人,总不能一直住客栈。

于子林也知道这一点, 非常热心,将全城的舆图拿了出来, 给刘子岳过目:“这是连州城的舆图, 这些空白的地方都是空地, 此外城里还有一部分因为种种原因被充公或废弃的房屋也可选,不过这些地方面积都不是很大。殿下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依臣之见,北边这块地不错, 面积够大, 足够殿下建府,又距城门和府衙都不远, 非常便捷!”

刘子岳仔细看了看,于子林推荐的这个地方确实没话说,处于城门和府衙的中间地段,距闹市区只有一街之隔,交通非常便利。搁后世,那就是市中心的大别墅, 地段完全没得挑。

但刘子岳另有想法。

他并不打算在城中建府。

他来南越就是为了躺平养老的, 如今有大把的银子,大片的土地, 只要不染上吃喝嫖赌这样的恶习,一辈子都不愁了,何必留在城中, 拘束多不说, 而且还要应付城里这些官员、乡绅、望族。

有点什么事必然会请他, 去吧,他懒得应酬,不去吧,又给人倨傲的感觉,容易得罪人。

还不如将府邸建远一些,清净点,要做点什么也更隐蔽。

而且城里的地再大能大得过城外吗?

于是,刘子岳轻轻摇头说:“多谢于大人的好意,能给我看看城外的舆图吗?咱们先把地挑了。”

于子林让人取来了整个连州的舆图,摊开在桌面上:“殿下请过目。”

刘子岳一眼就看到了广州!

虽然此广州还不是后世那个有近两千万人的超级大都市,可刘子岳还是倍感亲切。

广州可是后世极为重要的出海口,远洋贸易的重要枢纽,现在只不过是没发展起来而已,但这地方潜力无穷大。

舆图上,广州就在连州的东南方向,距离比高州稍微远一些。

刘子岳目光在广州上停留了许久,然后食指一点,落在了连州和高州的中间地带:“于大人,这片区域可属于连州管辖?”

于子林很是错愕,他原以为刘子岳会选择距离连州城比较近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离城市比较近,开发也比较方便,即便还是密林、沼泽,但边缘也有百姓居住,蛇虫野兽相对较少一些。

可刘子岳指的地方处于两州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完全没有开发,几乎没有人烟,全是荒野密林,根本不适宜人类生存。

他将这个情况跟刘子岳仔细说清楚:“……殿下,这都是荒野,开垦难度很大,殿下要不要考虑换个地方?”

刘子岳就看中了这片区域。

这地方距广州只有百来里之遥,比离连州还近,以后想去海边也坐马车也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方便快捷。

至于没开发这事,刘子岳并不着急,慢慢来嘛,反正现在南越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有了人居住种植,划给他的都是未曾开垦的。左右都需要请人开垦,选哪里不是一样的?还不如选个地理位置更优越的。

“没关系,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就选这里吧!”刘子岳坚持。

于子林实在不解刘子岳为何会看中这么块地方,他皱着眉苦口婆心地说:“殿下,这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您要不先去看看再说?”

他相信,只要去看了这地方是什么情况,刘子岳一定会打消这个念头的。

但刘子岳却一口拒绝了:“不用看了,就这里!”

搁后世,估计这地方属于开发扩张后的广州城郊。谁要在这片地方有上万顷的土地,睡着都能笑醒!等广州城发展起来,这片地方就会成为广州北上陆路的必经之地,潜力巨大。

见实在劝不动刘子岳,于子林叹了口气,只得作罢:“那……殿下,臣就上报朝廷了?”

刘子岳摩挲着下巴,满意地点头:“报吧,就这里!记得跟我父皇说,南越实在没什么满意的地,全是荒郊野岭,树木丛生,沼泽遍地,我走访了许久,被蚊虫叮咬了满头的包,最后没办法只能就近选了这么个地方。”

于子林……

***

回到客栈,刘子岳宣布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意外,不明白刘子岳为何会选了那么个偏僻的地方。

鲍全心直口快,急躁地说:“殿下,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以后方圆几十里内就咱们,这……这怕是不好吧!”

刘子岳笑着问:“怎么不好?现在是只有咱们,但以后人会慢慢多起来的。连州最初也是荒无人烟,因为聚集的人多了,才逐渐发展成了一座城市。”

冉文清出来打圆场:“殿下选这里,臣相信有殿下的理由。不过殿下,这么大片地方,建府之后,剩下的地方也还非常大,您打算怎么办?”

总不能他们一座平王府孤零零地杵在荒郊野外吧,别的不说,首先安全就是一个问题。即便不怕土匪山贼,但丛林中的野兽蛇虫就是一大祸害。

刘子岳早想好了:“砍树伐木,烧掉野草,挖渠排水,变沼泽为良田!”

他得了这万顷土地总不能这么一直闲着。刘子岳骨子里属于种花家的基因冒了出来,反正他现在有钱有闲,折腾折腾,将荒地变成沃土,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冉文清和鲍全都不懂农业,没有开口。

倒是郭诚跟农户打过交道,有些浅显的经验:“殿下,开垦荒地,很是不易,仅凭咱们府上这点人,怕是不够。而且咱们府上,也没多少懂耕种之事的人,尤其是南北差异巨大,即便有个别农户出生的恐怕也只会种植小麦、高粱、大豆之类的。”

他们甚至连南越适合种什么,种得最多的是什么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