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虚拟现实之人间> 第4章 张结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张结构(1 / 2)

第四章张结构

盘古星。

天子国。

帝都。

一个少年,拿起桌上的报纸,随便翻看起来。

报纸是父母从单位借回来看的,只是更多的时候,都是随便扔在家里的桌子上,本来就不大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娱乐的项目,看书看报纸就是其中一项打发时间的最好事情了。

“一个人晚上由于着急赶路跳过了一条大沟,可是白天再从这里过的时候,却是再也跳不过去了。”

“一位母亲看到阳台上向自己欢笑招手的孩子,突然意识到危险,扔下手里的东西,极速冲到楼下,然后一把接住正好掉下来的孩子。然而根据后来人的测算,这个速度就是专业运动员也达到不了,后来还有专人请她再做一次,却是再也跑不出那样的速度。如果不是事实,又有那么多人见证,估计专家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

“还有一个人,被医生诊断为癌症晚期,只有一年的时间可活了。结果这个女人反倒是想开了,花钱出门旅游,一路上有说有笑的特别快乐,结果一年以后回来复查,结果这个女人的癌症居然没有了。”

“还有一篇报道,说是一名在南越打仗的士兵,头部中弹,脑液都打出来了,却一直坚持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放松下来之后就死了。”

这样类似的报道和故事,这位少年总是能够看到,不管是报纸上的,还是故事书里的,还是电视里报道的,亦或是大人们聊天的时候聊起的,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样的信息。

这位少年,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张结构。

之所以叫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主要还是归功于他的爷爷,据说当年张结构出生以后,他的爷爷随口就给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说是张结构的太爷爷当年留下过这样的话。

就这么着,这位少年就有了这么一个略显奇怪的名字。

张结构从小家里并不富裕,但也不穷,毕竟父母双方都有工作,也算是小安之家吧。

小时候的张结构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认为自己碰到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的,仿佛自己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包括那些让自己听到的话都不是偶然的。

似乎都是特意安排给自己遇到,看到,听到的。

他时时在想如果自己不出现在那里,那么那件事情可能就不会出现了,那些人也不会说那些话,仿佛一切都是为自己准备好了的一样。

虽然那个时候没有虚拟这样的概念,但是,张结构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仿佛有人特意给安排好了一样。

稍微长大以后,张结构才逐渐的学习到,原来这个世界没有谁都是一样存在的,这个星球没有谁还是一样会旋转的。

但张结构还是经常会想,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的还是他感觉的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

而很小的时候张结构就对修炼特别感兴趣了,这种兴趣并不完全是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而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向往。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会问自己,自己是来自哪里?又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个家庭?天上有那么多颗星星,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在盘古星上?

而这个盘古星上有这么多人,自己又为什么偏偏是张结构?盘古星上有这么多生命,而自己又为什么是个人?而不是那些小猫小狗?或者是花草树木?

类似奇葩的问题自然是很多的。

张结构七岁上小学,十三岁上初中一年级。

作为严实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张结构的学习还是很好的,而且班上的同学多数都是职工子弟,好几个还都是张结构的发小,从幼儿园开始就厮混在一起。

其中最好的一个就是张野,而另外一个叫做张云。

张野是个男孩,比张结构小了几个月,从小就是张结构的跟屁虫,对张结构的话那是言听计从。

张云是个小黑丫头,长了一对可爱的虎牙,柔弱得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想要保护她的冲动。

嗯,起码张结构是一直这么想的。

初中以后,一直是邻居的三家因为父母单位的住房调整,都分开了,但是这些却一点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中学离张结构的家比较近,张结构上下学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走着去,因为家里的两辆大二八的自行车平时都是父母上班骑的,只有周末的时候,张结构才有机会骑上一骑。

那个时候,下学以后到天黑之前都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对于张结构来说也不例外。

这一天,下学后,张结构跟张野,铁柱,黑蛋,流氓等几个从小就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骑着车去很远的一个地方探险。

没有车的同学自然是与人搭伙,两个人一辆车,交换着骑,也不累,与张结构搭伙的自然就是张野了。

张野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远,所以有的时候会骑车上学。

由于第一次跑出这么远玩,几个孩子玩得太嗨了,有点忘记了时间,直到天黑了才想起来回家。

大家结伴一起往回骑,快到严实工厂附近的时候,大家才陆续分开。

张结构和张野也在一个路口与大家分开了,两个人交换着使劲往张结构的家里骑去,因为张野要先把张结构送回家,再骑车回家,不过今天一顿骂是难免的了。

既然已经晚了,回家肯定是要挨骂的了,两个人反倒不怎么着急,一路上哄闹着,边走边淘气。

那个时候的社会治安虽然不好,但是人贩子却很少,而且他们以前也是经常天黑了才回家,只是今天更晚了一些。

着急了,父母去同学家里问问,或者是给同学家胡同里打个电话问一声,大概也就知道自家孩子去干嘛去了。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住在大杂院里面,虽然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