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梦到了霍去病,令赵寻惊叹不已:“剑,是霍将军的剑,我抱着剑睡觉,就能‘看’到霍将军在谈论军事,或许是将军的在天之灵,有意指点我呢!”
赵寻仔细回味着梦里的内容:霍将军说,打仗不必死读兵书,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为将者,要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匈奴人打仗从来不顾及粮草辎重,而是打到哪吃到哪,所以,他们的骑兵移动速度很快。我们也应该向对手学习。
“汉兵自古以来,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四平八稳的打法,定然影响行军速度,不利于骑兵作战。要想打造一支犀利的骑兵部队,必须向匈奴人学习。”赵寻思索着。
......
太尉府。
赵寻一袭青色圆领的箭袖衫,腰系一条黑色嵌玉的腰带,头戴铜色束发冠,手持宝剑,立于府前。论他这身打扮,端的是位美郎君。
眼前,是一座高大威武的,歇山顶式的殿堂。
殿堂的大红门之前,端卧着两头石狮子。殿堂周边,遍插旌旗;兵器架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齐备。
这里便是黎国派兵遣将,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
见有这样一位公子哥站在殿堂之前,早有两名军士持戟而来,问道:“这里是太尉府‘青龙节堂’,你来做甚?”
“喔?”赵寻一笑:“左青龙右白虎,理应还有个白虎节堂吧?”
“白虎节堂在西边,你打问这个干什么?”一名军士道。
“靠——”赵寻真想扯出林冲来玩笑一回,敛了笑容,道:“劳烦二位进去禀报,钦天监监副之子,赵寻求见。”
两名军士一听是他,不禁面面一觑,立马小跑进去报告了。
半晌,一名官员亲自出来迎接,像看怪物一样打量着赵寻,拱手道:“请。”
赵寻便昂然迈步,径入青龙节堂。
不一会儿,杨毅便带着几个官员从后门进来,见过赵寻,草草叙礼,直言道:“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你自己观看吧。”说罢,有官员捧上文书来。
赵寻接过文书,展开细观,太尉对自己的从军安排赫然在目。
作为皇帝亲封的助军校尉,赵寻被安排到了,驻扎在雁翎关的戍边部队的左军当中。
目下,黎国的军队构成,分为三个部分。
由大皇子统领的黑虎军,是一支独立于太尉统辖的军队,相当于黎国的一支特种部队,只听命于李横。
其余的军队都在太尉统领之下,约莫40万人,这便是黎军的主力。而这一部分军队又分为两块。
一块是戍边的作战部队,约莫30万人;另一块是分布于各州府的地方部队,总共10万余。
戍边的黎军,又分为“上、下、左、右、中”五个部分。依照杨毅的安排,赵寻被召到左军当中,任助军校尉一职,所领兵士不超过一千人。
“校尉赵寻,你对本官的安排,是否满意?”杨毅拈须道。
赵寻卷起文书,道:“回禀太尉,我晓得,这也是圣上的安排,不敢不从,更没资格挑三拣四,只是,为了首战告捷,不负圣心,我特有一请求,还需太尉向上禀告。”
听他如此一说,杨毅心中不悦:为什么?我一个掌管天下兵权的太尉,位列三公第二,你竟不把我放在眼里,偏要说是圣上的安排,意思是,我就是个皇帝的小跟班?打杂的?你这也忒狂了吧?
再一想,也罢,我不就是给皇帝打杂的么?只得轻叹一声,不悦道:“你说。”
赵寻便侃侃而谈,把他和华承夏所议之事说出。当然,是不能提及霍门的。
“什么?”杨毅眼睛一瞪,道:“你要向天下招募游侠从军,归于你麾下统领?”
“昂。”
“还‘昂’?......”
杨毅一拍椅子,霍然起身,走到赵寻面前踱来踱去,还颤颤巍巍指着赵寻,就是说不出话来。
能看出来,这是被气的,心里抓狂:“好你个毛都没长密的小子,以为自己是老几?你不过是个‘戴罪立功’,呃,也不是,分明是圣上派你去边关验货的,是真是假还说不上的臭小子,你竟然敢提出私募军队的狂言来?”
他本想一口驳回的,可他看到了赵寻手中的战神剑,便一时语塞了,心道:“战神的传人......哼!这厮的请求,也不是我能做主的,还是再走一遭,请示皇帝去吧!”
“要不太尉大人再去问问圣上吧?”赵寻笑道。
“你......你你......唉!”杨毅指着赵寻,“你等着。”
匆匆去,匆匆来。
当杨毅气喘吁吁步入府中时,赵寻刚逛完街回来。
“什么结果?”赵寻笑问。
杨毅一把推开他,走上案台,坐到殿帅椅中,道:“准了。”
“我就知道。嘻嘻。”
“你这厮还敢笑?”杨毅乜他一眼:“你怎会知道圣上能答应你?”
赵寻道:“因为圣上要的是结果。此战非同儿戏,圣上要看我是不是霍将军的传人,只要我能打赢,什么都好说。对吧?”
在赵寻眼里,杨毅算不得奸臣,他只是个平平庸庸的官员而已,也没有加害自己的意思。所以,赵寻对他也是平常心相待。
杨毅无奈道:“赵寻,你在本官这如此狂妄,本官暂且不与你计较,但是,你可要清楚一点,用兵打仗,绝非儿戏,你此去雁翎关,必有一战,且你仅仅是个助军校尉,所领兵马有限得很!
圣上为了考验你的真伪,定然是要你亲自带兵去应战的。也就是说,你没有后援,也没人想沾你的晦气。倘若此战失利,你的下场么......”
“我晓得。”赵寻做了一个手掌抹脖子的动作。
“明白就好,本官也不多言了。”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