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匹这种动物,对于百姓来说,作用不大,因为相比于吃的又挑剔又多,除了骑乘,其他没有太多作用的马匹。
老百姓更加愿意饲养骡子,驴,牛这些动物。
像骡子,驴,牛也可以骑,毕竟百姓对于速度没有太多的要求。
而且骡子,驴,牛还可以用来拉车,拉磨,耕地,干些粗活,吃的又没有马那么高要求。
所以对于民间老百姓而言,马匹在他们心目里面的性价比是很低的。
对于百姓而言,性价比不高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毕竟百姓要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这自然导致,百姓对于饲养马匹没有多少热情。
一般来说,会饲养马匹的,都是一些官员,商人,世家大族。
但是这二十万匹马,王华自然不可能随便放弃。
要知道,这二十万匹马如果重新放回去给草原上的人,那么自己在这里打死打生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这时,王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些马卖给南梁。
是的,把马匹卖给缺马的南梁。
当然,这不是王华在资敌,而是经过一番思考以后,确定的可行之策。
对于南梁而言,和北陈军队交战时,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北陈骑兵部队欺负的景象。
南梁和北陈多次交战,虽然说因为珉江隔绝,灭国级别的大战没有。
但是几千,几万人规模的战争时常爆发。
而这时,最让南梁军队头疼的便是自己的后勤补给问题。
因为南梁多次在渡过珉江以后,过江部队因为补给被北陈骑兵切断,而被迫撤退甚至崩溃的不在少数。
所以南梁基本上都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是往往能在一线投入的兵力有限,很大原因便是,补给线占用了过多的军队。
长期以来,南梁都希望可以通过增加军队里面马匹的数量,来提高对抗北陈军队的能力。
但是天不遂人愿,因为北陈长期以来的封锁,南梁很难得到大量的马匹。
就算可以得到马匹,也大多是一些驼马,符合战马要求的马匹不多。
因此,南梁往往只能靠步兵硬扛。
所以王华估计,当南梁得知北陈居然拥有售卖十几万匹马匹,尤其是其中还有大量符合战马要求的马匹以后,肯定愿意当这个接盘侠的。
当然,王华不会直接把二十万匹马都卖给南梁。
北陈肯定会先从这些马匹里面挑出来一批最好的马匹,补充到军队里面,接着再从军队里面淘汰掉一批已经被合格的马匹。
另外,北陈也会留下一批马,以用来增加物资的运输能力。
接着在向北陈民间释放一批马。
不过想来经过如此一番过后,十几万匹马还是有的。
至于说南梁买不买的起这十几万匹马,王华还是有一点担心的。
哪怕南梁抄了那么多寺庙,得了那么多钱,但是购买如此数量的马匹,需要的钱款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一匹最普通的战马,价格在八十贯起步。
也就是说,哪怕每匹战马的价格是八十贯,十二万匹战马,便需要消耗九百六十万贯。
九百六十万贯钱,已经相当于南梁一年税赋的一半了。
但问题是,南梁一年结算以后 不可能有九百六十万贯剩余。
毕竟南梁那么多官员,军队还要发工资,那么多事情还有花钱。
王华估计,南梁每年的税赋结余就算有剩,也不会太多,五十万贯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事实上,如果南梁真的要购买那么多马匹,花费肯定是超过九百六十万贯的。
因为八十贯一匹,只是最低的价格,购买的也是最差的战马。
八十贯能购买的战马大约只有四尺二寸高(一米四)。
稍微好一点的战马,价格便会提高很多。
比如说战马每高一寸,价格便要提高两贯。
如果战马高度达到了五尺,那么就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这种马已经可以称为宝马了,没个几百上千贯,休想拿下。
不过考虑到前段时间,南梁抄寺庙赚的盆满钵满,指不定真的可以拿出这样一笔钱来。
也只是因为南梁不久前刚刚抄了大批的寺庙,获得了不少钱,王华才想把马卖给南梁。
因为南梁是目前唯一买得起如此大额数量马匹的势力。
同时,不趁现在南梁还没把钱花完之前狠狠地薅羊毛,难道等过几年,南梁把花的差不多了,北陈再去薅羊毛吗?
至于说,南梁多了大批的战马,会不会导致南梁骑兵战力大增,以压倒北陈军队。
事实上,这种情况很难出现。
根据北陈的调查,南梁的骑兵数量大约只有北陈的三分之一不到。
也就是说,北陈全国六十多万军队,骑兵的数量大约在十二万左右,而南梁则只有四万左右。
即使南梁真的买走了十二万匹战马,全部用来组建成骑兵。
也不过组建六万骑兵。
六万加上原来的四万,骑兵总数只有十万。
且不说这十二万匹战马会不会全部用来组建骑兵,就算南梁真的把十二万匹战马用来组建骑兵。
短时间内,南梁也无法让麾下的骑兵形成战斗力。
毕竟南梁缺马,不单单体现在军队方面,民间也是一样。
缺少马匹便意味着会骑马的人少。
这样,培养骑兵便需要从头开始。
成本和时间都会大大增加。
不过如果南梁真的可以花血本买下十二万匹战马,那么南梁应该没有多少钱用来组建骑兵了。
如果想要组建骑兵部队,便又需要拿出大笔的钱来。
这样,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南梁的财政便会出现严重的赤字。
在这个时代,国家没钱了的解决办法不多,因为没有发行国债和向其他国家借钱这种做法。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