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青白盐,王华不确定的问道:“老伯,这盐真的两钱一斤?”
摆摊的老人看见王华出现在他的摊位前,立马露出一个笑容,说道:“客人,您要买盐吗?”
“客人你放心,我这里的食盐都是从盐湖里面拿来的。”
“保证是青白盐里面的上品,你看,我这盐里面可没有泥沙。”
王华拿起一小块食盐,仔细看了起来。
虽然说手上的食盐整体呈现淡黄色,和王华生活的年代常见的食盐差的多了。
但是要真知道,在这个时代,南梁和北陈的食盐比眼前的青白盐可差得多了。
当然,这里指的是平民百姓之间的差距,可不包括王公贵族。
这主要是因为,北陈和南梁的食盐是海盐,而且主要提取方式是晒盐。
不过王公贵族吃的食盐并不是晒盐,而是煮盐。
当然,这里的煮盐并不是直接把海水煮了。
这样是无法得到大量的海盐的。
所谓的煮盐,其实是在晚上把一些松散的东西铺在海边,可以是稻谷杆,也可以是茅草。
等夜里雾气升腾,这些松散东西上会附上一层白色的盐雾,然后把这些带着盐雾的东西收集起来回去煎熬,这样才能得出来海盐。
当然,这种方法的效率比较低,不过得到的食盐是比较好的,算是精盐。
一般供应达官显贵和王公贵族以及有钱人。
而如果晾晒海水,自然也是可以得到海盐的,但是直接晾晒出来的海盐品质非常的差。
首先,因为技术限制,取海水必然是在海边,而靠近海岸边的海水大多都比较浑浊,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和杂质。
这也是为什么北陈和南梁的食盐颜色呈现黄色,甚至是黑色。
另外则是因为,直接晾晒出来的海盐里面含有大量其他物质。
比如镁,溴等成分,这些东西包含在食盐里面,不但会造成食盐外表难看,还会使食盐味道苦涩,更有一些物质含有毒素。
而西凉的食盐则不同,西凉的食盐是湖盐,是盐碱湖自然干涸以后,凝结而成的盐。
因为不像海洋一样,海水是流通的,所以西凉盐湖里的湖水在品质上比海水要好。
自然,盐湖里凝结出来的食盐也比海盐要好。
这才是西凉的青白盐比北陈和南梁的海盐要好的原因。
虽然王华早就听说西凉的青白盐价格便宜,但是没有想到,居然便宜到这种地步。
一斤两钱,要知道,南梁的金陵城有水路连通海边,其盐价也要十钱每斤,当然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南梁实行食盐专售。
对食盐价格有一个最低价的规定,不然的话,金陵距离海边不远,又有水路运输,食盐就算比西凉的贵,也不会贵到十钱每斤。
同时,王华也终于清楚,为什么北陈一直和西凉处于战争状态了。
因为西凉的食盐价格太便宜了。
相比于南梁,西凉把食盐运输到北陈,显然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毕竟前往北陈可比前往南梁要方便的多。
虽然说从西凉前往北陈,中间有数百里的戈壁阻拦,但是这片戈壁并不是无法穿越的,在戈壁内,有不少地方都有水源和绿洲。
用来维持商队的往来完全足够。
而且前往北陈可以用马车等工具进行食盐运输,而去南梁却只能使用驼马来进行运输。
效率就不一样。
如果北陈和西凉结束战争状态,那么双方之间的贸易必定会开始频繁。
西凉缺很多东西,粮食,布匹,丝绸,茶叶,铁器,这些西凉都缺。
而北陈不需要从西凉进口太多东西,但是凭借西凉的青白盐,西凉便可以完成对北陈的贸易逆差。
因为西凉的青白盐太便宜了。
在西凉境内,一斤盐不过两钱,如果把这些青白盐运输到北陈沙州,王华估计,五钱一斤便可以了。
而因为沙州靠近内陆,所以盐价比另外一些地方要贵一些,毕竟运输成本不一样吗?
沙州的盐价一般维持在十二钱一斤的程度。
所以,一旦北陈和西凉之间结束战争状态,大量的青白盐涌入北陈,哪怕只是在沙州一州之地流通,都足以对北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因为沙州人口大约在六百万左右,仅仅一州之地的人口便比整个西凉都多。
而六百万人,大约占据北陈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失去这部分的盐税,对于北陈的打击是致命的。
而且沙州如果真的出现大量廉价的青白盐,必定会让其他地方的商人看到商机,他们会主动前来沙州购买青白盐,然后运输到北陈其他地方。
这样,西凉通过青白盐贸易,既增加了自身的实力,又削弱了北陈的实力,一举二得。
“来,给我称两斤盐!”
这时,一名西凉人走了过来,说道。
“好嘞!”
摊主称了两斤盐,交给对方,而那名购买食盐的人则拿出一个袋子,倒出一些粮食。
“这里是两斤粮食,你看看对不对。”
“对,对。”
摊主小心翼翼的把两斤小麦收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晚上可以吃胡饼了。”
王华看着以物易物的两方,感到十分吃惊。
对于以物易物这种方式,王华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虽然说有货币的存在,但是以物易物这种方式并不少见,即使是南梁和北陈王华也是见过的。
而且相比于货币交易,很多人更倾向于以物易物。
毕竟货币可能是假的,而物品之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以物易物仅限于小范围的小规模交易,而且基本上是百姓之间自发的。
王华真正惊讶的是,西凉粮食的价格,一斤小麦居然可以换一斤青白盐。
如果这么算的话,在西凉一斤粮食的价格是两钱。
而且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