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华看到粮店门口的价格牌时,也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因为粮店门口的粮食价格实在太高了。
阵米,每斗五十五文(一石等于十斗,等于一百升)。
粗粮,每斗六十文。
精粮,每斗二百文。
这价格,是正常时期的十几二十倍了。
而就这,在牌子下面还写着,每人最多限购一斗。
对于限购一斗这个要求,王华只能表示,这粮店的老板真的黑心啊。
一斗粮食,看起来不少,但是真用起来其实吃的很快。
毕竟一斗粮食只有十二斤。
按一个四口之家来算,就算是一天只吃两顿,每顿都是煮粥,一斗粮食也只能维持几天。
但是实际上这是很难办到的,一般来说,居住在县城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手工业人员。
他们因为没有田地,一般而言,是通过给其他人干活,卖东西,来获得钱财。
比如木匠,铁匠,走街串巷卖一些杂货。
很多人都是重体力劳动,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根本无法保证工作效率。
所以一斗粮食真的支持不了多久。
而限购一斗,则会让利益最大化。
如今眉山县属于灾区,粮食短缺,粮价必然是越来越高。
而限购一斗会让人购买粮食的次数增加,比如三天前,购买一斗粮食可能只需要五十文钱,而今天则需要六十文钱。
整整增加了十文,而如果不进行限购,比如我直接买好几石粮食回去,那么就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来买粮食。
这会让粮店少赚很多钱。
而且限购还会引起恐慌,让人以为粮食数量不足,从而在心理上造成缺粮的状况。
此时,两个刚刚买完粮食的男子并肩走在一起,一人抱怨道。
“唉,你说说,这粮食的价格涨的也太快了吧,四天前一斗陈米的价格不过四十五文,这不过三天就涨了十文钱。”
“有什么办法呢?整个眉山县如今只有林家这一家粮店,除了这里,城里哪里还买得到粮食,你是不知道,听说城外都开始人吃人了。”
“可这粮食价格如此之高,我都快买不起了。”
王华来到两人身前,拿出一吊钱(一百文),拱手道:“两位兄台,叨扰一下,我想问问,这眉山县粮食价格怎么这么高啊?”
两人打量了一下王华,见其拿出一吊钱,而且又衣着不凡,知道对方身份不简单。
一人问道:“兄台不是眉山县人吧!”
“确实!”
“那就对了,兄台不知道,自打去年洪灾之后,我们眉山县的粮食便大半绝收,洪灾又造成了大量的难民,为了安抚难民,县里把很多粮食都拉出了城,说是用来安抚难民了,这导致粮食价格飞涨。”
“尤其是最近一个月,粮食价格那是三日一变啊!”
王华问道:“灾年时期,本地官府难道就不管管?”
“呸!还管管,你是不知道,我们眉山县的县令和那粮店的幕后老板的关系。”
“哦,有什么关系?”
“那粮店是眉山县林家开的,林家在我们眉山县拥有好几万亩良田,这次洪灾虽然被淹了一些田地,但是林家至少三分之二的田地是一点事情都没有,所以,在我们眉山县,林家就是这个!”
那人伸出一个大拇指,对着王华比了比。
王华知道其的意思,这个林家是眉山县最大的豪族。
随后男子将着说道:“眉山县的县令可是林家的女婿。”
“就是靠着县令的帮衬,这整个眉山县城才只有林家一家粮店。”
“不单单如此,听说县令还帮着林家阻止其他地方的粮商卖粮食过来。”
“一些外地的粮商因为没办法卖粮食,只能把粮食卖给林家,听说那些粮商卖的粮食不过二三百钱一石,结果林家转手就卖我们七八百钱一石,真是黑了良心了。”
听了两人的讲述,王华知道了,林家和本地县令互相勾结,不但疯狂抬高粮价,甚至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禁止其他地方的粮商卖粮。
自古以来,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垄断。
尤其还是垄断了必需品的生意,那更是能赚的让人疯狂。
没有竞争者的商人,售卖的又是必需品,那么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提高产品的价格。
而在饥荒时期,粮食就是绝对的必需品。
但是必需品的垄断固然会带来令人疯狂的利润,但是这个利润是建立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痛苦之上的。
其实像林家这样和当地官府相互勾结的行为,在兖国并不算少,基本上,每个县都有豪族。
这些豪族往往年代久远,很多豪族存在的时间比国家都久。
所以有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的说法。
而且这些豪族同时也人数众多,除了控制着本地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还控制着大量的基层官职,比如负责收税的税吏。
在兖国,吏,并不算是官员,虽然也有俸禄,但是吏更多是由本地人担任。
别看吏在地位上好像没有有品阶的官员高,但是维持地方稳定,税收,治安,靠的恰恰是这些吏员。
再加上吏往往长期由一个人担任,所以在很多时候,县令也不敢忽视吏员。
毕竟铁打的吏员,流水的县令。
而这些吏员一般都是本地豪族的族人,或是和本地豪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名县令如果触犯了本地豪族的利益,那么他这个县令是当不长久的。
毕竟皇权不下乡,县令的法令在县城里面或许是管用的。
但是无论哪个县,大部分的人口并没有居住在县城里面,土地更不会在县城里。
所以一个县令要想自己治下长治久安,那么和本地豪族搞好关系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本地豪族和官员勾结这种现象,也就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