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大唐广播站> 第172章 得精美银币,吃元宵汤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得精美银币,吃元宵汤圆(1 / 2)

李承乾对仙人的说法十分赞同,天下不能只有一种钱,就应该各个等级、各种价值的钱都有,这才是完整的钱币。

他读过史书,知道汉朝时黄金与铜钱都是朝廷认可的,黄金为上币,铜币为下币。

不知怎么的,到了现在黄金反倒不太流通了。

听仙人这么一说,恐怕也和贝壳钱一样,数量太少了,难免满足日常的需求,所以才很少流通了。

民间是很少有人使用黄金来交易的,主要是权贵和顶级富豪之间会使用黄金,白银就更少人用了。

而且黄金白银不制成钱,交易时很不方便,你怎么能知道对方拿出来的金块银块是不是够份量?

若是每次交易都要细细称过重量,那也太麻烦了,就算份量够了,但每块金银的成色不一样,如果对方的金银成色不足,岂不是亏了?

难怪人们不爱用了。

如果按仙人所说,将黄金白银制成钱会怎样?

李承乾盘算了一下,现在一两白银能换铜钱千文,一两黄金能换铜钱六千文,而十枚开元通宝加一块重一两。

又将银币做得跟开元通宝一样重,那么一枚银币就值铜钱百文,一枚金币就值铜钱六百文。

这样一来,使用金币银币就可以替代大量的铜钱。

如此,大宗交易使用金币银币,日常买卖使用铜钱,这就方便多了。

李承乾想到这里,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便恭敬地对天行礼,谢过仙人。

张妙声道:“很好,看来你已经明白了。今天的论道就到这里。为了感谢你的参与,我也送你一件礼物。”

李承乾眼前绿光一闪,一个盒子出现在他面前。

李承乾先恭敬地谢过仙人,在广播结束后,才打开盒子。

只见盒子里放着满满的一把银光闪闪的钱币。

这是张妙声特意挑选的一套十二生肖纪念银币,给李承乾看看银币能做成什么样子。

各位皇子公主都围了上来,要见识一下仙人的礼物。

李泰抢先拿起一枚银币,银币上印着一只猛虎,栩栩如生,摸上去有明显的凹凸感,周边的图案也异常精美。

“如果银币能做得如此精美,便不怕别人仿造了。”

李世民听闻也很感兴趣,也拿了个银币在手上,细细查看。

他看到银币上的图案极其精美,上面的花纹非常细腻,远比大唐的开元通宝精美,心道只有这种钱币才不怕伪造。

“青雀,你可有法子造出如此精美的钱币?”

李泰已拿着银币研究了许久,想了想答道:“用过去铸币的法子恐怕没法做出这么精美的钱币,不过可以试试使用冲压机来打造银币,或许可行。

不过现在所有的冲压机都在忙着制造甲胄,恐怕找不到空闲的机器来做银币。”

“这不妨事,你且找一台机来试做几个金币银币。”

现在大唐上下都在为攻略西域做准备,李泰可不敢随意动用冲压机,妨碍整个进度。有了李世民的首肯,李泰就可以放心地进行造币的试验了。

只是年龄尚小的李治拿着银币玩了一会儿,忽然问道:“这些钱币为何没有方孔。”

大唐的钱币是圆形中间带方孔的样式,这正是古人戏称孔方兄的来源。而眼前这个银币虽然也是圆的,但中心没有孔。

李承乾思索了一会儿道:“大唐的开元通宝用量很大,中间有个方孔是为了用绳子将钱串成一串,不然钱太多容易散落。若是使用银币,一个银币可抵上百的铜钱,每次交易时使用的数量不多,自然就不需要将它串成一串了。所以方孔就不再需要了。”

李世民等人都觉得他说的在理,再看看这些没有方孔的银币,也挺好看的。

————

广播结束后,长安的百姓还未歇息,继续赏花灯、观歌舞,热热闹闹的过节。

张妙声在绿光闪烁中传送到了他的府宅,这一次不但身上背着大包小包,手上还拿着一个手推车,车上几个箱子摞得老高。

他叫上虎子出门,就见门口有一队军士正在等候,等的就是他带来的这批东西。

上次回现代前,李世民就特意向他订购了一批物资,有望远镜和阿莫西林等药物,显然是为了征伐西域而准备的。

将物资交给等候的军士后,他带着一个箱子也出了门。

坐着马车穿过被各式花灯映红的朱雀大街,很快来到了皇城门口。

只见万春公主、李承乾、李泰等人已在此等候多时。

张妙声将箱子抱下车,正是他们等候已久的烟花。

满满一箱的烟花,这次要放个过瘾。

张妙声把烟花摆在空地上,李承乾、李泰都抢着要点,张妙声哈哈一笑,把第一个烟花点燃了,吓得两个人赶紧躲开。

嘭的一声,美丽的烟花又一次绽放在长安城的夜空。

长安城里欢呼雷动,满城的百姓都跑出街头观看烟花,那些听完了广播刚要出城回家的人也纷纷停下脚步,抬头观看这被烟花映红的夜空。

绚丽的烟花映红了夜空,也映红了一张张大唐人的笑脸。

“来来来,今天元宵节,都来吃碗汤圆。”

张妙声叫人从马车里拿下事先煮好的汤圆,分给万春公主和李承乾等人。

这汤圆是张妙声刚刚从现代带回来的,他觉得元宵节要吃汤圆才有节日气氛,这才特意带来给大唐的朋友们吃。

没想到看个烟花还能吃到华国的美食,大家都开心极了,等着吧大吃起来。

一起跟来的小李治也有一碗,他吃得嘴巴圆鼓鼓的。

“嗯,这圆圆的东西好甜啊。”

“这叫汤圆。”

“为何上元节要吃汤圆。”

“因为吃了汤圆就能团团圆圆。”

“这汤圆这么好,我想让阿耶阿娘也吃一点,这样我们全家就可以团团圆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