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大唐广播站> 第115章 学馆授课请房玄龄,月夜广播唱虞兮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学馆授课请房玄龄,月夜广播唱虞兮叹(1 / 2)

李承乾建的长安学馆其实还很简陋,而且招到的教书先生也不多,只有六个人。

因为先生少,低中高三个等级只能各开一个班,共三个班。每个班由两个先生轮流上课,学生则按自己的水平进入相应的班。

孙贤因为学识高,得以执教高级班。

在这个学馆里,他觉得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比起以前在店铺里做账房先生,终日写写算算,在这里教着学生让他过得更有意义。

看见这些充满求知欲的学子,看见他们风雨无阻地来上课,看见他们即使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也要倾尽所有买笔墨纸砚,他就像看到了几年前艰苦求学的自己,他怎能不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将他所学到的知识倾囊相授呢?

一遍遍的讲解,一遍遍的教学,他发现在学馆里教书不但没有耽误他读书备考,反而让他的知识更加扎实。他这才理解孔夫子说得“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正是他在一次次教书中温故,他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让他欣喜若狂,但更让他欣喜的还在后头。

这一日,课堂里坐着的不是学馆里的学生,而是学馆的先生。今日是太子殿下许诺的请国子监的博士来为他们讲课的日子。今日他们不是先生,今日他们只是学生。

“孙贤,你说今天会是哪个博士来讲课?”跟他一起应聘来当先生的张良就坐在他左边,趁着国子监的先生没来,就跟他聊了起来。

孙贤道:“我们这些寒门学子,从来就没奢望过能得到国子监博士的教导,不管是哪一位博士来,我都心满意足了。不过要是能选的话,我希望是孔颖达。”

“别想得太美了。孔颖达可是太子殿下的老师,怎么可能来给我们讲课?如果他来讲课,那我们不就成了太子殿下的师弟了?”

“我就是说说而已。”孙贤也觉得不可能,这只是他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这时学馆的馆长恭敬地领了一人进来,这人是个略显清瘦的老者,一缕长须飘在胸前,但气度着实不凡。

“诸位,今日学馆有幸请到魏国公、尚书左仆射,房公来此讲课。”

来讲课的竟然是房玄龄!

正等着国子监博士来上课的孙贤等人惊呆了,一时间竟然愣在这里。

房玄龄笑道:“怎么,莫非老夫不是国子监来的,教不得诸位?”

孙贤等人这才回过神来,忙起身施礼道:“房公说笑了,房公乃文臣之首,又是十八学士之一,满腹经纶,教导我等绰绰有余。只是房公身居高位,日理万机,还抽出时间专门来此教导我等,实在是没有想到。”

“哈哈哈哈,无妨。陛下心系天下学子,为了寒门学子有书可读,费尽了心思。太子殿下也为国分忧,建学馆助寒门学子成才。你们也为了教导学子兢兢业业,老夫来得半日,讲上一课,又有何妨?”

于是这一日,房玄龄在长安学馆大谈《论语》与治国之道,让孙贤等人受益匪浅,这是在学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对他们将来考取功名有极大的帮助。

房玄龄上完课,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学馆,对学馆里标上标点的书犹有兴趣,大赞这一举措对学生的帮助极大,还要了几本书回去。

房玄龄去长安学馆给执教的先生讲课的事没多久就传遍了长安。

以房玄龄的身份,他所做的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圣上的意志。他去长安学馆讲课,表达了李世民对学馆的支持,有人说这是给太子建学馆撑腰,也有人说这是对寒门学子的支持,或者两者皆有之。

长安学馆的名气一下子暴涨,在旁人眼里它不再是太子用来刷声望的工具,而是真正有前途的学馆。

来学馆应聘教书先生的人多了起来,甚至还有贵族想送子女来学馆上学。

不过学馆坚持了它的原则,只招寒门学子做先生,也只收寒门学子做学生。

以寒门学子来教导寒门学子,学成后继续教导更多的寒门学子,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这就是李承乾给学馆定的办学原则。

学馆又招收了十几名寒门学子做先生,先生多了,教室就不够用了。还好学馆里的空地很多,李承乾又花钱盖了几间教室,多开了几个班,收了更多的寒门学子。

这些寒门学子为了生计,经常要外出干活,不能每天都来上课,但他们每次上课都认认真真,而且无论多忙,都会在回家后把课业完成。

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馆的教学更有效果,学生的进步有目共睹,这让学馆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了房玄龄的示范,其他官员再来学馆授课也就顺理成章了。

十日后,孔颖达也来学馆讲了一课。

这不但让孙贤等学馆的教书先生激动不已,也让不少学馆外的人眼红。不少人托人打招呼,希望能在国子监博士来讲课时进来旁听。

李承乾一想,建学馆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导更多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的都不该拒之门外,便同意放出一些旁听的名额,但旁听者要找时间来学馆给学生上一堂课作为补偿。

如此一来,每十日一次的讲课成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

转眼又到了七月中,月圆之夜天上又响起了小糊涂仙的声音。

“长安的观众朋友们,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这美好的夜晚。上次给大家放了一首霸王别姬,今日的歌曲也跟霸王别姬有关,这是虞姬唱的《虞兮叹》”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君王意气尽,妾妃何聊生。

楚河流沙几聚散,日月沧桑尽变换。

乱世多少红颜换一声长叹,

谁曾巨鹿踏破了秦关?

千里兵戈血染,终究也不过是风轻云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