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山分别以后,老道施展术法,缩地成寸,不过两日便出现在赣州青城山脚下
赣州青城山,为道家四大圣地之首,以诸峰回环,林木葱翠,曲径通幽而闻名,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老道此刻站在青城山脚下,心绪翻腾,眼神复杂,有喜悦,有悲伤,有怀念,有痛苦。
三十余年,多少凄风苦雨。何曾不想回家,只是有家却无家。
老道强行稳了稳心神,沿着丹梯,拾级而上,没有用术法,就这样慢慢的走。俗世青城山不过千丈,不多时便来到峰顶一处悬崖。老道双手结印,嘴中念念有词,悬崖前方的半空也如茅山关一般,像泛起涟漪的水面。一脚踏出,身影没入,消散不见了。
老道竟是青城山关的守关人.....
青城山古界内,一处空中石台闪出人影,然后踩着一块块浮石走在半空中,原来竟是一座连着青城山关和对面峰顶‘安人草堂’的浮石桥。正是青城山古界的特色之一,十分玄妙。老道加快步伐,闪烁远去,直至穿过草堂,径直前往青城山古界中心的丈人山。草堂内执勤的两个弟子仍在瞌睡,毫无察觉。老道叹了口气,从执勤弟子的懒惰和怠慢,就能窥出如今天师教的风气和状况。
“不知道我当初的离开,是好是坏,我‘敬爱’的师兄啊!”
老道不做多想,好坏与否,将很快见分晓。
青城山古界,位列道家十大洞天第五位,相较于茅山古界,远不如其广阔。只有俗世二十三州中最小的琼州那般大。内部更没有九峰十八洞之类鬼斧神工。而是整体呈现出‘一山三河外环海’的格局,整个古界彷佛似一个孤岛。地势中心高,四周低。三条河流发源自中心的丈人山,由诸多溪流汇合而成,最终注入环海。从上空看去,三条河流平分青城山古界。因太清一脉素来随性,所以便以河流的走向为其命名,分别为北河,西南河与东南河。
青城山古界原本并非只有道家太清一脉。
张道陵于东汉汉顺帝时年率先崛起,太清一脉拥有了道家内部的核心话语权,如日中天之际,在青城山古界自立天师教,号天师正统。与此同时,青城山古界内的玉清一脉便十分凄惨了,忍受着太清一脉的盛气凌人,却无法宣泄,没有希望。直至葛洪得到先祖葛玄传承,有所感悟,才带领玉清一脉离开了青城山古界,落于阁皂山,创建灵宝派。百年之后,陶弘景以上清一脉为根基在茅山古界创建茅山派。标志着道家“一元三清”时代的结束,分崩到了极致。
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张道陵五世孙张昭和以“合而为一,分而治之”的理念发出号召,希望道家重聚。因为张昭和以‘诚信’‘谦和’闻名于山上仙家,亦是道家同代之中最强之人。所以当时道家主要派别皆回应其号召,四脉天师会晤于青城山古界,成立了正一道盟,既最初的成员分别是灵宝,茅山,天师教和净明道,因天师教实力最强,所以青城山张天师任正一道盟盟主。至于后世天才偶然创建的小门派,则无关紧要,皆算正一道盟,比如吕洞宾的丹鼎派.....
后来净明道的无端覆灭,引起道家内部轩然大波,多方探查无果,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因为此事反而让正一道盟更加团结。人人自危时便能和平相处。天师教骄傲自大浮躁的风气也有所改变,甚至一度十分得人心,毕竟实力强大。
直至现任天师张先元统领天师教,无论在道家内部,还是山上仙家之间,口碑风气皆不断下滑,门下弟子重现往日怠惰,自大等心理。
老道一路走来,所见之景让其十分心痛,他尤记得自己少年青年时,天师教门下弟子无一不勤勉刻苦,积极进取,待人和善,为人谦逊。如今所见,到处充斥着懒散,浮躁。弟子之间结党营私,更有甚者,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向比自己年幼的弟子索取山上钱财?
“如此趋势,天师教衰亡败落不远矣!”
老道不多时便来到了丈人山,丈人山上有一洞一阁,两殿三宫。一洞指天师洞,为天师教历代天师静修之地。一阁为老君阁,虽然称作阁,但实际上是一片建筑群,既是天师教处理内部事务以及解决生活琐事之地,亦是天师教接待外客之地。两殿,分别为祖师殿和真武殿,祖师殿类似于茅山丁公山宗坛,供奉祭祀太清一脉历代先贤和杰出弟子。而真武殿,则是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之处。最后三宫,太清宫,圆明宫,建福宫。为门下弟子居住之所。
老君阁大门前,老道停步,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影像,记忆如洪水倾泄.....
三十余年前
“师兄,你等等我,师父刚刚讲的《周易》卜术,我没有听懂,你能不再给我讲一遍!”一女子笑着喊道
只见那一挽着发髻,鹅蛋脸,肌肤白嫩,眉如柳叶,小嘴翘鼻,笑起来眼睛弯弯似月牙的女子,站在讲法堂门口,痴痴的望向已经跑出去的高大男子
那高大男子,一身清灰长袍,一头长发,系着一字太极巾,那背影,确实颇有俊逸之气。
“青媛师妹,我今日有要紧的事情。你先自己好好看看书,钻研一二,若仍有不懂,明日讲法堂,我再为你解答!”轻柔的嗓音响应着女子的呼声
高大男子眼神深邃,鼻梁高挺,嘴唇稍厚,颧骨稍突,但脸颊饱满。这正是三掌之脸。相貌虽然谈不上多么英俊,但配上其身材体型,以及头上的一字太极巾,反而颇具韵味,很是耐看。
“今日我定然能完成《星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