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一触即发,袁绍军的动向却是诡异莫测。
初平二年的十一月,袁绍便发出了檄文,但是现在已经是初平三年的四月,双方召集完军兵之后,僵持在东郡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并没有将交战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事,这一个多月一直都是试探性的进攻。
濮阳汉军大营,孙坚按配着腰刀,带领着一众将校,阔步走入了中军大帐之中。
此时大帐之中,兖州刺史曹操、平原相刘备、郭嘉、戏志才等人已经是在帐中等待了许久。
对峙已有一月之久,而袁绍也开始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徐州的臧霸得到了青州牧袁谭的支援,现在解除了所有后顾之忧,兵强马壮的臧霸,现在正向着徐州发起进攻。
陶谦用人不明,臧霸的反叛让徐州军损失惨重。
原本徐州的黄巾之乱,陶谦都是依靠着臧霸才能平定,如今遭受到臧霸的进攻,已经接连有两座城邑沦陷了。
臧霸兵锋直指徐州的州治,徐州的告急文书如同雪花一般飘向陈都。
“徐州必须要救,徐州若失,我军的腹地也就全都暴露在了臧霸的兵锋直下,袁绍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届时青州兵必定南下。”
“到时候青州兵不仅可以侵攻我军腹地,还可以从徐州的彭城一带进攻兖州,无论如何,我军都必定需要折返救援,届时正面我军恐怕难以抵挡。”
郭嘉面色不佳,沉声道。
孙坚看着帐中的诸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派遣何人领兵前去援助徐州。
徐州的战况复杂,陶谦虽然已经遵奉了刘协为帝,但是仍旧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所以现在孙坚对于徐州的情况基本上只来源于陶谦送来的文书。
孙坚的目光放在了帐中的将校身上,现在他麾下的部曲组成十分复杂。
豫州、荆州、兖州、扬州、南阳,从五地而来的军卒。
五州的军兵素质参次不齐,不过的好的一方面是,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对峙试探,孙坚对于麾下军卒大体的水平也有所了解。
按照强弱依次排列便是豫州、南阳、荆州、兖州、扬州。
南阳兵本来颇为孱弱,但是袁术在偃师之战,却是让南阳兵打出了血性。
经过了训练,又有精良的武备,如今南阳兵已经是有了一点精兵的样子。
但是还有更大的问题,正因为是从各州集结而来,所以上下难以一心,难以如臂使指。
“朱治。”
孙坚沉吟了片刻,下达了命令。
“你带扬州兵,前去支援徐州,尽量坚守城池,我稍后会向陛下请命,让你能够节制徐州兵马,务必稳住徐州的局势。”
权衡利弊之后,孙坚还是决定派遣朱治带领扬州军去支援徐州。
朱治从孙坚征伐荆南之时便被表为司马,一路跟随着孙坚击破荆南贼寇、董卓等部,一路升至行督军校尉。
为人沉稳,军略过人,多次独领一军,他是防守的最好人选。
“眼下形势严峻,袁绍如今屯兵黎阳一带,并不急于进攻,田丰、沮授两人恐怕在谋划阴谋,此战不宜久拖。”
孙坚面色严肃,沉声道。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袁绍接连出招,据绣衣使者禀报,关中的董卓似乎也才蠢蠢欲动,准备出兵,但是却是不知道动向,这也让孙坚有些难耐。
连同着南阳郡的武关,还掌握在董卓的手中。
董卓若是南下进攻南阳,战事更是不能久拖。
现在已经是四月,汛期一到,黄河更是难渡,没有时间拖延了。
“现在的情况危急,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孙坚缓缓站起了身来,目光森然,按住了腰间的汉剑,冷声道。
“黄忠。”
孙坚的目光放在了军帐之中,一名身罩着绛红色战袍,表情冷淡的中年将领身上。
“明日你领本部兵马进驻白马,负责搭建浮桥渡河一事,务必小心。”
那中年将领站起身来,沉声应诺。
黄忠重新坐了下来,而孙坚则是继续发号施令。
刘表如今已经不再是荆州刺史,而是被晋升为了荆州牧。
黄忠被刘表表为中郎将,随从刘表其侄刘磐驻军长沙攸县,这一次刘表派来的两万荆州军,领军者正是黄忠和刘磐。
荆州军熟悉水战,而且荆州军武备还算精良,论起精锐只稍逊色于南阳兵,作为此次渡河的先锋再合适不过了。
一条条军令从孙坚的口中下达而出,中军大营一名又一名将校起身应诺。
濮阳汉军大营,也因此而沸腾了起来。
稍许片刻,偌大的濮阳汉军大营,人声鼎沸。
成千上万名红衣玄甲的汉军甲士在各自主官的带领之下,从各处的营帐的之中走出,汇成了一道道火红色的溪流,在号鼓声之中井然有序走出营门。
汉军出营的消息,并没有隐瞒太久,很快就被魑魅所探查到,随后消息便马上传递到了黎阳和邺城。
魑魅如今的统领,正是当初冀州绣衣使者的统领沈玉。
有着冀州雄厚的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