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心中虽然是这么想的,是如此吐槽的,但是这些人的第一反应却不是上书皇帝。
家在京城的立刻向家中赶去,开始安排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海洋上集中,该寻找工匠去找工匠,该造船就造船,该买船就去买。
家不在京城中也迅速的吩咐亲信快马加鞭的向家中送信。甚至有不少人还要给和自己亲密的一些家族去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们既然选择这样做那自然是有原因的,现在即便是按照这样的税来缴,他们仍然有自信赚的盆满钵满,更何况谁规定了制订了规则就要去遵守,这税率又不是不能去调整。
于是将事情吩咐下去后,朝堂中不少臣子开始拿起毛笔,洋洋洒洒写起了劝皇上降低税收的奏折。
写完后急急忙忙的将奏折送到皇宫,在路上他们还不识的遇到一些同僚,顿时又拥有了自信。
他们却不知道,像他们这样做的仅仅是当日参加大朝会数百人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他大多数文武官员、勋贵根本就没有动作,或者说是有很多人都在看着这些人的动作。
即便是大明朝那些视钱如命的勋贵们这一次也没有一人这样做,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
他们这些人虽然现在有些没落了,可是他们仍然有那么一些能量的,他们很清楚这次这所谓的章程根本就不是出自李若星,全部都出自当今皇帝之手。
他们可是清楚最近一个半月时间,朝中那些重臣忙碌的是什么,还不是现在即将公布的有关开海的章程,咱们这位如此有野心的皇帝如此行事,意味着什么,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或许并不是所有勋贵都知道,但是至少大明京城的这一批勋贵还是同气连枝的,大家相互通通气,也就都知道了。更何况还有哪些公爵们亲自发声安抚。
说实话,这些勋贵中有些聪明人最近一两年已经开始害怕了,要知道,皇上已经让大明的藩王们老老实实缴税了,那他们这些勋贵呢?天下谁不知道他们这些勋贵很有银子。
之前皇上没有让他们缴税,或许是念着他们祖辈的功劳,可若是朝廷的银子越来越不够用,那倒霉的大概率就是他们这些勋贵了。
据英国公张维贤所知,税部那该死的李若星已经开始在调查他们这些勋贵的家业了。
现在朝廷找到了白银新的、量大的来源,想比于他们现在的收入,牺牲一下未来的一部分海贸利润似乎已经不是不能接受的了。
………
现在高调的起身反对,这简直就是找死,这位皇帝是什么性格?皇上这三年来杀的人不够多吗?
这个时候还是按耐下来,总会有人跳出来的,看看皇上对这些人的态度就是了。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没多久就陆陆续续有数十人将奏折送往宫中。这数十人正是家中都有着不小的生意,看来也是想要在海贸中掺和一脚的。
不错,让这些人去试探试探皇上也好。
当然盯着这一幕的也绝不仅仅是勋贵,很多文官都在观察着这一幕,说实话,现在朝中和商人关系密切的官员数量真不多,大多数官员的家族还是古典的耕读世家,或许也会做一些小买卖,但是远远无法和那些大的商业家族相提并论。
因此大多数的文官对于所谓的市舶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只要不动我家的田,一切都好说。更何况现在开海就意味着以后获得大量的土地更加容易,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
当然若是五年前东林党占据朝中各个主要位置时,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的数十人了,绝对就是一场轩然大波。
………
另一边,快步走回税部衙门的李若星一点儿都没有耽搁,直接将张贴布告的任务吩咐下去,不仅仅是在京城,甚至是大明其他地方,大量早已经印刷完毕的布告被人带着离开了京城,奔赴大明各地。
不到半个时辰,大明京城十数处布告的张贴地点已经是人挤人,争相看着布告上面的文字。
很快布告上的内容就在京城传开了。
大明京城的百姓们却是十分淡定,有不少人直接在大街上说:“我以为又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谁知道竟然是这种小事,开海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个情况传到朱由检耳中时,朱由检都有些惊愕,不过想了想也没错,短时间内这开海和京城百姓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可以盘踞在京城的那些士子、国子监读书人却是不干了,他们也是对这税率不太满意,不过这个时候崇祯三年的“小科举”刚刚结束,京城的读书人数量太少,掀不起什么风浪。
尤其是接下来数日之内,朝中有数十名官员被自各种各样的理由发配的河套和漠南两布政使司为官。
这一些原本大量还处于观望状态的官员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态度,皇上还是这个皇上,态度一点儿都没有变化,还是这么强硬,一下子就是数十名官员离京,名义上是升职或者平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贬官。
这件事一发生,朝廷就安静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沿海的百姓、商人也都收到了这个消息,尤其是在七月十五,这一期的邸报正式发售,整个大明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