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重铸刚明> 第二百八十章 京城暂定(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章 京城暂定(求订阅)(1 / 2)

这些官员们开始纷纷拜访朝堂之中各部的侍郎官员,可惜的是这些侍郎们纷纷紧闭大门,不管是谁求见,全部不见。就算是实在躲不过也一问三不知,纷纷摇头。

能走到各部左右侍郎的人都不会是蠢人!现在可以确定皇上、内阁诸位大学士、六部各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这些朝廷中核心人物至少是不反对变法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小人物这个时候站出来那不就是在找死吗?他们宁愿在以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劝谏皇上,或者是给朝廷的一些动作添一些堵,以便缓缓打消他们变法的打算。也不能够现在站出来大张旗鼓的联络他人来反对皇上。

当然这些人中各有想法,有的大力支持,有的从中看到了通天大道,有的义愤填膺,但他们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的。

这些高管们无动于衷,那些略微低级的官员们却不能容忍这样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就算朝廷要变革也不能要考成法!这简直就是管理他们这些官员的枷锁!

于是有一些想法的官员们开始了四处联络。

而存在这个想法的官员相当不少,于是又两日后,朱由检就收到了数十份弹劾周应秋、请求自己收回成命,万万不可使用考成法的奏折。

朱由检还饶有兴趣的打开了几份奏折,他准备看一看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劝谏自己的。

可惜结果令朱由检很是失望,这些人攻击周应秋仅仅是讨论旧事,也就是声称周应秋乃阉党之人,这样奸臣的建议是不可以听的,还列举了一些罪行,至于证据吗,倒是也有。

可这些东西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朱由检登基之初已经处罚过此事了,处罚了周应秋两年的俸禄,算是过去了,现在他们又旧事重提,真是没出息。

甚至还要求自己将周应秋重罪论处,让朱由检很是无语。

至于考成法,他们倒是提出了几点缺点,例如:考成法不以道德论功绩,长此以往必将人心不古,道德何在,此有违圣人之教诲。

这话乍一听还有那么一点儿道理,然而仔细一想简直是狗屁不通。不过仔细想想这些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有道理,这些人最喜欢的不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其他人品头论足,稍有不对,就群起而攻之。若是没有了所谓的道德,他们还有什么用处!

这次上奏的官员中,近四分之一都是都察院的,这让朱由检有些无语,看来这些人还是太闲了啊!

还别说,他们的确是太闲了,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大朝会举办的笔顺越来越少,基本上一个月召开一两次,这样的频率下,他们这些以风闻奏事的官员就实在是难以发挥作用了,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虽然朱由检基本上每天都要召开小朝会,但这又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还没有资格来参加这样的会议。

这也就导致他们这些御史们觉得自己的地位大大的下降了,往常相当多的官员都对他们毕恭毕敬。现在这种情况却几乎就要消失了。

尤其是一个月前,朝廷收复河套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全成军民为之欢呼,而在这时这些御史们或许为了出出风头,或许为了彰显自己都察院御史的威严,他们之中有十数人纷纷弹劾满桂虐杀俘虏,有违仁义,而且满桂还是有前科的,对于这次弹劾,他们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然而却引的朱由检大怒,朱由检特意针对这一件事召开了一次大朝会,在朝堂之上将这些人给批判的体无完肤,说他们听信谣言,在没有任何证据、甚至在不知道事情的情况下就弹劾朝中大将,这就是卖国!

或许是朱由检的话太重,他们承受不起这样的罪名,这十数人请求辞官,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朱由检同意了!

他们愣住了,不仅仅是他们,当时的朝堂之上多数人都惊呆了,在他们看来这仅仅是他们一个台阶罢了,正常情况下皇帝不是应该深情的挽留一番,他们也就顺势留下了,怎么就直接辞官回乡了?

他们怎么就背着卖国的罪名回乡,那他们这一辈子恐怕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没有人再敢用他们了,甚至家中的子侄们也难了啊!

然而朱由检却仍然没有放过都察院的御史们,直接拿走了一项他们最重要的权力,取消风闻奏事的资格,以后弹劾官员必须要拿出证据!

携大胜之威又极为愤怒的朱由检让他们提不起反抗的决心,更何况这个时候反对皇帝岂不是将大明的将领们全部得罪光了。

于是就在这样的场景下,都察院的特殊权力被取消了。

这也使得他们现在弹劾周应秋竟然找不到什么大事情,或许民间传闻的有不少,可惜他们没有证据,不能弹劾。

于是种种原因加起来,他们的确很闲,虽然大多数的御史们此时已经出京,和吏部的官员一同负责地方上诸位官员的大计,但是就在京城的还有不少。

联想了很多的朱由检最终确定,这些人就是太闲了!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肯来得给他们找一些事情了。

朱由检照例对这些奏折留中不发,第二日突然下旨,以地方大计人手不足为由,让这些人全部离京协助吏部尚书周应秋的大计工作。

朱由检的旨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