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里的燕山山脉,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北方对抗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战国时燕国就依托燕山山势修建了燕长城,以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到了汉朝,这里也是幽州刺史部所在地,这里一直都是大汉的军事驻地,在上谷郡、渔阳郡与匈奴、乌桓等族征战数百年。
而自唐以后,东北边患日益严重,从契丹、女真、蒙古再到现在的建奴,这些给华夏带来巨大威胁的敌人都是起源于东北,壮大于东北,在这近千年的历史上中原北方这座绵延数千里的雄奇山脉也就更加的重要。
甚至它的地位已经提升到了有它则有和平,无它,则是国民不安,生灵涂炭。
大宋不就是因为丢失了燕山山脉的天险,而不得不在平原地带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一道针对契丹的防线,在平地上修筑边防设施,所耗费的财物已经无法统计了。
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宋常年吃败仗,最终还是被虐的不成样子,直到出现了靖康之耻。
明初收回燕云十六州,也就收回了这座天然防线,为了保卫这座防线同时也为了对当时势力仍然庞大的蒙元残余势力进行持续不断的打击,朱元璋在北方构筑了九边重镇。
其中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四镇二十余万兵马守卫者这座山脉的不同位置,尤其是其中的大同镇更是号称九边之首。
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距离北京城数百里的燕山也就愈发重要,这座天然屏障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命脉,绝不容失。
想来这样的防备也是固若金汤,然而,就像任何山脉中间都有通道一样,比如太行八径,燕山山脉也存在着缺口,古北口和喜峰口。
大汉常年在军事重地卢龙塞余塞外民族争斗不休,而卢龙塞就是指的是大明的喜峰口,可想此地的重要性。
当然大明自然也知道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这两个地方也是明朝修筑长城所经过的地方,在这里也修建有关城,以守卫边疆。
然而数十年来,由于蒙古残余势力不断瓦解,上一次对大明造成不小威胁的小王子还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正德皇帝给弄死了,之后和平数十年,再到嘉靖年间俺答汗为祸大同、河套一带。
直到隆庆五年,俺答汗请求朝贡,大明也同意了,双方开始了较大规模的互市贸易,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开放11处互市。
这就使的大明和蒙古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张了,甚至土默特部的大汗也就是俺答汗的子孙们被大明册封为顺义王几乎成为了惯例。
两方之间的互市贸易的规模也一直持续但现在,甚至自称是黄金家族血脉的林丹汗也是帮着大明打了好几次建奴。
这也就使得整个大明对于蒙古的放松,以至于整个九边的防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弛,当然了,九边的军队在大明仍然是精锐。
现在在林丹汗即将西征的,燕山千里防线将彻底暴露在建奴的兵锋之下,这个时候喜峰口和古北口就变得至关重要,一旦被敌人入关,情况将不堪设想。
此时,寂静的古北口和喜峰口突然喧闹了起来,每一个地方出现了大约一千名工匠以及数百名士卒,他们将会对这里原本有些废弃的关城重新进行修缮,甚至还要扩大规模,按照新的设计图进行修建,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就是等待大军的驻扎。
朱由检给工部下拨了足够的银子,全力支持他们的修建,此时的工匠们、士卒们、以及在这里监督的工部官员们,看着眼前斑驳的关城,心中充满着信心。
大山之中的道路,虽说这两个地方是平坦的,那也是非常险峻的,因此就算是派过来再多的工匠也施展不开。一千人几乎是极限了,按照徐光启的估算,在崇祯元年到来之前,这两座关城应该可以修建的差不多,可堪一用。若是真正的完工,达到山海关等关隘的坚固程度,恐怕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在朝廷的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的速度,没办法,再过几个月,整个燕山都将下起大雪,到时候几乎无法动工,效率将会变的很低。这个时候正是小冰河时期,这一带的冬天可比后世冷的多。
随着在场的工部官员的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开始对这项工程的修建工作,再来这里之前,徐工部尚书光启亲自对这些官员进行了交代,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万万不可偷奸耍滑。
这两个关城对于朱由检,对于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还是像历史上那样时隔一百余年蛮夷再次兵临北京城下。
他的威严恐怕会被踩在地上,一文不值,他想要进行的改革都将会变的更加困难,各种阻力都将蜂拥而至。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万无一失,朱由检还派出了锦衣卫和东厂两批人马来这里进行监督。
与此同时,经过朝廷千挑万选,以及新上任不就得礼部尚书温体仁的推荐,选定的出使草原的两个外交团队已经出发了,去察哈尔部的此时刚刚通过喜峰口向茫茫大草原而去。而去驻地在归化城的土默特部的团队,此时还在去大同的路上。
他们的任务也十分重要,查探双方的意图,若是能够打消林丹汗的西迁自然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