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的声音也很动听。
“我是来找我的朋友吴放的。”
“吴放他出去了,要过一会儿才能回来。”
“你是谁?”
女子说到这儿就看了看徐风手里的箱子。
“我叫徐风,昨天晚上和吴放约好了今天过来的。”
“哎呀,你就是徐风啊,我听吴放说过了,快里边请。”
徐风随着女子走到了里边的屋子。
屋子不大,正中间放着一张桌子,一个60多岁的老者穿着一件长衫,带着一个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正对着一件儿东西,仔细的看来看去。
见有人进来,他向上推了推眼镜,扫了一眼,然后又开始用放大镜看那个东西。
“爸爸,这就是吴放的朋友徐风,是过来参加拍卖会的。”
听女人这样一说,吴昊天转移目光,放下放大镜。
“你就是徐风?”
“吴放他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先等一等。”
“谁呀?是徐风来了吗?”
话音一落,吴放从外边走进来,见到徐风后,眼睛顿时一亮。
“哎呀,老朋友,我忙得顾不上去接你,见谅、见谅。”
两个人客气了一番,吴放看了看徐风里的箱子。
“你这
次来带了什么宝贝?快让我爸爸给你鉴定一下。对了,我忘了给你介绍了。”
“这位是我爸爸,曾经创办过博物馆,当过馆长,发表过很多的读物,玉器收藏,陶瓷收藏等,现在是文物鉴定专家,被我挖墙脚给挖来了。”
“叔叔您好。”
听了吴放的介绍,徐风对面前的老者肃然起敬,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啊!没想到吴放的父亲竟然是鉴宝专家,怪不得他开了这个鉴宝阁。
这时候那个女子端了两杯茶过来,嫣然一笑,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我姐姐,吴巧。也是我的合伙人。”
吴巧用手指了指茶杯,又是嫣然一笑。
“常听我弟弟说起你,说你是个不一般的人物,现在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姐姐客气了!”
徐风起初见到这个女子的时候,以为是吴放的妻子,没想到竟然是他的姐姐。
“你这次带什么宝物了?快让我爸爸给你鉴定一下。”
徐风对研究古董只是爱好,并不专业,当初储存这些宝贝的时候,在他心里大致有80%的把握。具体哪个年代的他说不清楚。
既然是拿去拍卖,就要经过专家鉴定。
徐风把王羲之的“笔冢墨池”画拿了出来。
吴老戴上老花镜,接过画小心翼翼地打开铺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的观看画的内容。
既然是王羲之的字画,自然和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每天在池子边练字,送走了黄昏迎来了黎明,不知用了多少墨水,写烂了多少笔头,写秃的笔就堆成一堆,后来埋掉,像一个小丘一样,被人称作笔冢。
每天练完字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池水就被人称作墨池。后来人们就用“笔冢墨池”来形容王羲之学习刻苦努力。
这幅画就是画的王羲之在池边练字的场景,在画的左上角写着四个字:笔冢墨池。
吴老的放大镜在画上来回的拉动着,脸色却越来越凝重,一旁的三个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按照吴放的想法,徐风不会把一副赝品珍藏起来。
这幅画一定会是真的。
一旁的徐风也感觉到不妥,难道自己真的把一副赝品当成真品了?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只等着吴老发言,看他究竟怎么定论。
吴昊天没有抬头
,仍是拿着放大镜拉来拉去。
”吴巧你过来看一下,这幅画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吴巧在画上来回的浏览了一番。
”爸爸,我看出倪端了。这幅画根本就不是王羲之的真迹。“
徐风和吴放两个听了这话,脸上有些失落。
”你看落款处的名字,是‘智勇’两个字。“
”传说,‘志勇’是王羲之最得意的学生,这幅画看来一定是他的学生所做。虽然不是王羲之的亲笔所画,但也是东晋的作品,也是价值不菲的。“
“那你再看看这四个字呢,这幅画有些蹊跷啊,真假难辨。”
没想到一幅画竟然难住了父女两个。
让徐风感到诧异的是,这一家子都懂得鉴宝,对古董鉴定都有一定的研究,怪不得他们家能在京城开‘聚宝阁’。
吴巧看着‘笔冢墨池’4个字,仔细的审视了半天。
“爸爸,你看这4个字很像是王羲之的笔记,细腻、嗯嗯,多变。”
“正合我意。”
“看来这幅画是王羲之的学生智勇所作,王羲之便在这幅画上提了‘笔冢墨池’四个字,就是这个原因了。”
父女两个说到这里,一拍即合,一脸
的释然。
徐风有些懵了,没想到一幅画竟然被父子两个剖析的如此透彻,真是见识不少啊。
不管怎么说,这幅画是一幅真迹,也就是由王羲之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
学生画的画,老师提的字。
虽然不是王羲之亲笔画的,但是他提上去的这4个字就已经是价值不菲了。
“徐风你还带了什么?”
吴老说完就把这幅画放在一边。
徐风赶紧拿出那个青花瓷瓶,吴老接在手里边,吴巧也在一旁看着。
吴老仔细的观察了瓶子的画面前后,然后又用食指弹了弹,瓷瓶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最后他拿起放大镜开始一点一点的查看。
“没错,是清朝的青花瓷瓶。”
吴放和徐风两个一颗心落了地。
“还有一个呢,是一个小吊坠,您看一下这个是真的是假的?”
徐风从箱子里摸出吊坠儿,吊坠的穗子就把那个贝壳带了出来,叮铃铃掉在地上。
”那是什么?“
吴巧拾起地上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