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此次请命出战,也带上了自己的嫡系五千人。这支人马一直由公孙康统领,自然也是他的嫡系。
留下了三千人,公孙康也是不得已而为。为了逃命,他不得不忍痛断臂。人马没了、亲兵没了,都可以再行募集。若是自己丢了性命,便是留有天兵天将,又有什么用处呢?
公孙康不是没想过,强行冲开隘口的敌军而退。可思来想去之后,还是觉得毫无把握。正赶上亲兵请命,索性顺势而为。
不过在下一刻,公孙康就感到了深深的后悔。因为在自己出发前收拢溃兵的地方,再一次出现了青州骑兵的军阵。而这一次从纛旗而看,正是青州赵云的骁骑军。
公孙康哪怕再傻,此时也全然明白了。自己恐怕从没到昌黎的时候,就被人家惦记上了。自己的一切行踪,也定在青州军的掌控之内。
想想断后的三千人马,此时已然是凶多吉少。若身后再被那支骑兵咬上,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念及此处的公孙康,再也没了丝毫犹豫。当即下令大军全力冲锋,务必要在短时间内突破重围,才有逃脱生还的希望。
公孙康的果断,倒是有些出乎赵云的预料。原本准备对士卒喊降的想法,也随之而破。眼看冲在前方的敌军来势汹汹,赵云当即喝令弩矢准备。
公孙康为了及早冲出,直接让自己的两千嫡系,冲在了队伍的最前方。可这也是公孙康最大的失误。若是能避弩矢,保留住这支精锐的嫡系。然后用以死的命冲破青州方阵,掩护公孙康逃离此处,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公孙康将其放在了队伍的最前方,也就注定没了希望。在连弩五连发的打击下,在距离青州军还有三十余步时,便已经损伤殆尽。
而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公孙康已经来不及调整。眼睁睁看着嫡系人马全军覆没后,顿时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前锋的损伤之大,不仅让后军为之胆寒,同时也等于将冲锋的道路,布上了重重阻碍。大量人马的尸体,严重阻滞了后续骑兵冲锋的速度。甚至还不时的将战马被绊倒在地。
以连弩杀敌,造成骑兵冲锋的阻碍,这也是赵云的依仗。否则以静止状态,面对高速袭来的骑兵,无疑会吃上大亏。
眼看敌军受阻,赵云自然不会放过这等良机。当即命令刘闯领三千人掠阵,自己亲率余下人马迎了上去。
老早就注意到了、被人群簇拥的公孙康。赵云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直接带着亲兵,杀向了公孙康的方向。
公孙康没有见过赵云。但能从纛旗下而来的武将,除了赵云还能是谁?虽然对于赵云的情况也有所听闻。但自恃颇有几分武勇的他,也抱着和赵云同样的想法。在几十名亲兵的簇拥下,提刀便迎了上去。
赵云见状大喜过望。放眼大汉武将高手,赵云绝不敢自言天下无敌。但赵云绝对敢说,这天下就没有他不敢面对的高手,更何况这籍籍无名的公孙康呢。
二人刚一照面,公孙康的刀便迎面劈来。在公孙康眼中看是力大势猛的一招,却完全没有被赵云看在眼中。长枪抖出一片残影,看似毫无力量的一招,却轻易的荡开了公孙康的长刀。
公孙康微微错愕。自己的全力一击,竟然被对方轻松化解。随即便感双手一麻,长刀居然脱手落地。
赵云一招得势,哪里还会手下留情。随后一招毒舌吐信,掠出一片残影直奔公孙康面门。公孙康瞳孔放大,全然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略一走神的功夫,枪尖便带着一丝凉意,刺进了公孙康的喉咙。
说起来很慢,其实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公孙康的亲兵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公孙康便已丧生在赵云的长枪之下。
没了主将的辽东骑兵,很快便乱作一团。在曹强领兵赶到之后,形成了前后夹击。在丢掉了数千条性命之后,余下的全都下马请降。
至于逃跑,那基本上与找死无异。虽然绝大多数骁骑军,都在战场上厮杀。但前后的隘口却依然有骑兵把守。估计还没跑到人家跟前,就已被射成了刺猬。
东逃的韩忠,也没能摆脱同样的命运。三招之内便丧生在太史慈的狂歌戟下。等到魏延的追兵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
直至傍晚时分,追兵才陆续回到昌黎城。除了被斩杀的一万余人,余者全部被俘。
如此一来,刘元只得从六师师调回五千人驻守昌黎。等到六师的人马赶到时,已经又是两天过去了。
五月底。青州军三个师,另有骁骑等三个军,再加上鲜卑降卒共计三十八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到了襄平城下。
虽然公孙度已经势微,但刘元并没有丝毫放松。为了避免被逐个击破的可能性,大军选择在城西五里处,集中安营扎寨。
接近四十万人的大军。将方圆五里多的土地,扎满了密密麻麻的营帐。若是从襄平城头看去,就像是一片白色的海洋。尽管这些大帐的的帷幔,多数都不是白色。
如此大的规模,也由不得刘元不小心。联想起火烧连营之类的故事,刘元终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随即安排众将,将营地内外的树木全部伐掉。
整整七天,青州军压根就没有攻城的打算。每日里都是在砍伐树木、运送木料。除了用于围立寨墙以外,其余的全部用于建造投石机和烧水煮饭。
七日的忙碌之后,刘元看着也放心了许多。寨墙距离最近的营帐,也足有百步之遥。一丈有余的高度,更能完全阻挡辽东骑兵的偷袭。
而每隔三十步,便有一座三丈高的箭楼。在大营中心,更是造起了一座十余丈高的塔楼,站在上面,足以监视方圆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