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皇太子> 一百一十三章:官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一十三章:官制(1 / 2)

屋外寒风萧瑟,屋内,李承乾抱着一暖手炉,靠在椅子上脑袋一晃一晃的打着瞌睡,看起来格外的惬意。

朴二郎侍候在旁,时不时的就看看烧的正旺的炉子一眼,在李承乾搞出火炉没有搞出蜂窝煤之前,每隔一两天,就有人因为这火炉中毒。

那个时候,百姓宁肯冻着,也不愿意烧炉子,最后还是李承乾搞出了蜂窝煤后,这种事情才少了许多。

但朴二郎仍旧是不放心,他生怕李承乾会有个好歹。

如今的灵州,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了,那新花样新玩意,一天一个。

每天从各处涌来灵州的商人不计其数,他们的马车能堵出三里地去,这种繁荣程度,已经丝毫不弱于长安了。

按道理这是好事,但最近李承乾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眉头紧皱,朴二郎也不敢多问,但跟了李承乾这么多年,他有种感觉,恐怕是要出什么事了。

正瞎捉摸的朴二郎刚有这个念头,门外突然响起了魏征和周方求见的声音,吓了他一跳。

李承乾听到声音立马睁开了眼睛,睡眼惺忪的伸了个懒腰后,便将二人叫了进来。

“臣等,参见殿下。”

两人的小脸通白,身上带着浓浓的寒气,李承乾连忙让人给他们二人上了杯热茶。

等他们暖和了一点之后,才道:“两位,叫你们来是想商议一事,孤想将小吏提拔为官。”

魏征拿在手中的茶盏立马抖了起来,而刚喝了一口水的周方,直接被呛的流起了眼泪。

“殿下,将小吏提拔为官是什么意思?”魏征问道。

“字面意思,就是给那些小吏给个官身。”

李承乾的话听起来非常的儿戏,就好像临时起意一般。

“殿下,这种事……”

魏征本能的就想反对,这种事情,前所未闻啊,这自古以来,官是官吏是吏,提拔一两个人倒并无不可,但现在,看李承乾的意思,这恐怕不是一两个人啊。

但可惜,魏征刚开了个口,李承乾就打断他道:“老百姓都说官衙是十官百吏,由此可见,这衙门里到底是有多少小吏了。”

吏员制度,自从秦始皇以郡县制一统天下之后,就一直存在至今。

历朝历代,对衙门里的小吏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严管有的放任。

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一点,一直没有人动过,那就是小吏的工资问题。

在名义上,这些小吏跟朝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的工资,朝廷自然也不会负担。

而县令也不可能真的事事都亲自去做,所以也不能没有小吏,但县令又不可能用自己的钱来给这些小吏发放工资。

所以,这些小吏的工资,就只能以县里的公款来发放了。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碰到大方的县令,小吏的工资自然就高,但这样一来,县里的公款就少了,本来是用来修整水渠或搭桥修路的钱就没了,这就等于是侵害了百姓的利益。

而碰到个小气的县令,小吏的工资低了,那他们又会想办法捞钱,搞到最的结果就是,只要去衙门那就要上下打点。

最后倒霉得,仍然还是老百姓。

所以李承乾想要给这些小吏一个官身,等于是把他们从临时工变成正式工,以此来杜绝一些恶习。

如今,不论是他还是都督府,都不缺钱,养活这些小吏不成问题。

魏征和周方也是干吏,二人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这样干,会引发一个最要命的问题。

一旦这些小吏都为官了,那以后的小吏是不是也要为官?这样一来,那以后的官员又如何安置?

这岂不是成了官吏不分?

这等于就是要动官制呀,不论是魏征还是周方可都担不起这种事。

如今能当官的是什么人?

朝中为官的,是大世家,地方为官的,是小世家。

至于寒门,那简直就是少之又少。

别看科举从隋朝到现在,大唐仍然在搞,可能出头的,那都是世家子。

寒门每次能中举的也就两三个人,要么依附于世家,要么就去某个犄角旮旯呆着去。

动官制,灵州这些官员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到时定然是要掀起一场大风浪的。

“殿下,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言啊。”

魏征的态度很明确,如今灵州蒸蒸日上,维持现在这样就挺好,搞改革,那是可能会把自己玩死的。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又瞅向了周方。

而周方和魏征的态度一样,甚至他更加的坚决,当感受到李承乾的眼神之后,立马摇了摇头。

“殿下,这等事情,传出去就是轩然**,大不了,以后小吏的俸禄就由都督府负责,但这官身,是着实不能给的。”

这二人的态度,让李承乾着实是有点失望,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也试出来了一点,就是这两人还是大唐的臣子,不是他李承乾的臣子。

他手底下,还是没有什么能够用的人啊。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但也不准备轻易松口:“那就先这样办吧,小吏的俸禄以后由都督府发放。”

魏征和周方暗松一口气,但还没等他们多高兴一阵呢,李承乾又道:“眼瞅着马上到年关了,不如挑选出来一批小吏代表,给这部分人授官,总不成问题了吧?”

“这……”

魏征和周方对视一眼,琢磨片刻后,魏征道:“此事也可,人数就在十人左右如何?”

李承乾点点头,也懒得说话了。

两人一看这架势,也知道李承乾是心情不好了,当下就默默告退。

在他们二人走后,李承乾面色变幻来变幻去,最终无力的一声长叹,而后令人找来了邸报使朱元福。

这邸报,就是每个月在各县发生的事情中,挑选出几个典型事件,然后通报全州,算的上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