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大道有缺> 第一百一十七章北秦今年第十十七任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北秦今年第十十七任皇帝(1 / 3)

一千点命数点的定制身份,可以定制不超过世界上限的任意身份。

这看起来像是造化之船的BUG,实际上之前早有描述,如果没有足够的命数镇压,太过高调的身份,或许只能感受一瞬。

比如定制为一个庞大国家的统帅,命数不够下场是穿越的瞬间,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当场暴毙。

或是定制某个大派的掌门、长老的身份,则必然处于走火入魔、功力全失正在被大量强敌追杀的绝境。

所以一步登天是别想了。

真有资格压得住这些身份的修士,本质上又不再需要这样身份的加成,所以成熟的跨界者,在定制身份的时候,都该量力而为、适可而止。

总而言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足够强的修为,足够庞大的命数,以及足以镇压气运的重宝,就不要轻易挑战那些高难度身份。

太好的身份,确实是极有利于开局,但同样因为要扭曲太多人的认知,所以来自该世界的反噬,也尤为严重。

理论上来说,以叶楚萧现在的实力和底气,本不该选择皇帝这么有挑战性的身份。

不过,因为叶楚奇的原因,他有了几分把握,且有不得不选的理由。

荒斗界幅员辽阔,从全界面积上来讲,丝毫不输于大恒,只是与大恒不同在于,荒斗界整体分裂为五个颇为强大的国家,以及还有数十个小国家,在这五大强国的夹缝中生存。

北秦,就是靠近极北之地的一个半岛小国,国土面积不算大,但是狗屁倒灶的事情却不算少。

叶楚萧此时安静的坐在只能凋刻蛟龙的椅子上,双目无神的看着下方两侧并列的氏族勋贵,听着来自宗主国强楚的使者,宣读着来年的进贡名单。

北秦没有科举制度,文武官员全靠在朝官员举荐,所以国祚接近四百年的北秦,氏族勋贵的力量已经在朝堂内外盘根错节,明显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

国内资源有限,又无力对外扩张,这些原本靠趴在北秦身上吸血的氏族勋贵,如今也早已进入了相互绞杀、侵吞的阶段。

朝堂之内的争斗,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片刻无休止。

至于叶楚萧现在,所化身的这个北秦皇帝李子善,则是北秦今年推上王座的第十七位皇帝。

没错,是今年,而不是拢共。

“依照小弟叶楚奇的说法,北秦在亡国之前,进入了权利的极度混乱与厮杀期,以江阳瞿氏与南山明氏为首的两大派系,都在厮杀与兼并中不断壮大,逐渐在朝堂之上,演变成了两股势力相互之间的针锋相对,这也导致了几乎被架空为傀儡的北秦皇帝,总是意外频发,短短在一年之间,就更替了二十三位皇帝,最终在第二年,引发了裂国之争,小小的北秦再度分裂成了南北两截,随后又在次年,被楚国一并侵吞,北秦彻底成为历史。”

“小弟当初来到荒斗界时,北秦早已经沦为了过去,倒是因为北秦李家的亡国宝藏,而引起了一系列的江湖上的风波,从而让他注意到了这个消亡的小国。而一件被北秦李家忽略或者说遗忘了的重宝,也在那次风波之中显露,引起了巨大的厮杀与争端。”

“而我之所以选择北秦皇帝的身份,为的就是以最大限度,最便利的身份,接近北秦宝藏,取出那件有助于我提升修为的关健重宝。”回忆身份选择的缘由到此为止。

叶楚萧开始整理身为‘李子善’的传输记忆。

记忆里,他是北秦皇室李氏的旁支,因为一年之内连换十六帝的缘故,北秦已经为数不多的主脉宗氏子弟,对那个曾经都很向往的位置,如今都畏之如勐虎。

有点能力的纷纷潜逃出国,早就放弃了祖宗基业。

故而,没有反抗权利的旁支子弟‘李子善’,就这样稀里湖涂的被推上了王位。

他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继任大典,只是简单的在朝堂上由总务大臣宣读一番后,便成为了北秦的第三十一任皇帝,今年登基的第十七位皇帝。

如果没有意外,他将会在一个月内,因为突染恶症或是不慎落水等等理由丢掉性命。

“并没有关于北秦皇室秘密宝库的丝毫记忆线索···这也很正常。”

“我这个皇位,并不是正常继承得来,关于北秦皇室的秘密宝库线索,在我这里断掉,也合情合理。”

“不过,北秦国内还有一些李氏皇族的老宗氏在,他们可能知道宝库的下落以及开启方法。”

“我要做的就是暂时坐稳皇位,然后以皇帝的名义,让他们将宝库位置交代出来,再之后···山高水长,谁管北秦国会如何?我只有六年的时间,没精力在这里玩王朝争霸的戏码。”叶楚萧的思路很清晰,他就是为了北秦宝库而来,更确切的说,是北秦宝库之中的那件重宝而来。

为北秦力挽狂澜?

这个真的是做不到!

朝廷内外无一可用之人,朝野上下北秦天子无一丝实权。

这怎么看都是死局。

看着台阶下趾高气昂的强楚使者,叶楚萧倒是觉得,这是贴‘饮鸩止渴’的良药。

所以,在这位使者宣读来年‘贡品’的半途中,叶楚萧违背了总务大臣给他定下的‘规矩’,开口说道:“上使!小王对强楚的风土人文早有向往,无奈地处偏僻苦寒之地,便是极尽想象,也难以发挥,构想出楚国盛京风貌之万一,若是上使得空,何不入宫与小王详谈一番,也解小王相思之苦。”

楚国使者闻言还未说话,总务大臣明达便已经严厉开口呵斥:“王上!上使宣读上国皇帝旨意之时,不可开口打断,否则招来上国怪罪,王上可担待的起?”

这话的口吻,不像是对天子说话,反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