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奋斗在苏俄> 482 不能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2 不能退(1 / 2)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说到底都是一个国家安全部门,并不是一个治安部门,当然,也不是一个反腐部门,但是,既然对内情报局获悉了这么一桩情报,维克托也不能对它视而不见。

坐在办公桌后,维克托吸了一支烟,感觉头脑有些发胀的感觉,便又打了个电话,让瓦连卡给他送了一盆热水过来。

吸了把脸,又把鞋袜脱了,一双脚泡在热水里,感觉那种浑身放松的舒适感,维克托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面前的文件上。

尽管最近的工作很忙,但维克托依旧在考虑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未来在什么方向。

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态度,还是斯大林同志个人的倾向,他这个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可能都做不了太长时间了,很可能在今年岁末之前,他就要换一个岗位了。

联盟施行的是领导干部轮岗制,至少在斯大林同志的观念里,一个人都不应该在某一个特定的岗位上干的太久,当然,这里所说的“特定岗位”,是指的那些务实的岗位。比如说工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这一类的职务,而不是某委员会的人民委员亦或是书记处的书记之类的。

如果说有谁比较特殊,那就只有一个莫洛托夫了,他在外交人民委员会负责人的岗位上已经坐了太久了,但他的这个职位同样也是非常特殊的。

随着与斯大林同志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维克托也开始揣摩这位领袖同志的想法,在他看来,斯大林同志是非常看重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工作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对这个部门的看重,已经超过了内务人民委员部。

也正因为如此,斯大林同志绝不会允许某一个人,长时间主导该委员部的具体工作,干部轮岗制在这个部门是必须得到贯彻的,否则的话,将来必然会出问题。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斯大林同志计划将维克托调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爱护,否则的话,他大可以将维克托始终放在这个敏感的职位上,等到将来联盟的国家领导人更换了,自然会有人来收拾他。到了那个时候,维克托想要全身而退恐怕都不太容易了。

至于现在,则是条件刚刚好,可以负责任的说,维克托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他本人来说,才是最为合适,也是最为稳妥的。

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工作,在维克托的主持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最初还需要依靠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事支持,才能将自己的部门组建起来,到现在,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广泛的情报网络,整个委员部下属司局有近二十个,控制着方方面面的二十余万线人......等等等等,不管用多么苛刻的眼光去看,去挑剔,都必须承认,维克托提交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

尤其是过去几年的对外情报工作中,无数的情报信息汇总到莫斯科,对外情报局不仅为总参谋部提供了大量有关德军行动的准确情报,而且为包括苏联科学院在内的大量研究机构,提供了无数关键性的技术情报信息,而这些情报信息的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相比起如今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庞大规模,广泛而深入的情报网络,乃至于相比起情报机构提供的各种富有价值的情报,委员部本身的运作模式,才是价值最高的那一部分,也是维克托贡献最大的那一部分。

可以负责任的说,在维克托的领导下,如今联盟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外情报局的运作模式、工作理念,绝对是当今世界上最领先的,而基于前世的记忆,维克托在对外情报工作中做出的布局,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联盟在诸多方面创造出足够多的优势。

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构建上,维克托做了很多,委员部最强力的一个部门,对外情报局,自上而下,包括很多驻外情报站的负责人,都是在他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外情报局就是他的基本盘,这一点至少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维克托要想出这种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他构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勾心斗角的问题,从而阻挠他的各种努力。

因此,维克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等于是沾了战争的光,没有这场战争,他恐怕也做不了这么多事。

现在,战争结束了,人们的目光开始从对外转到对内的问题上来了,维克托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可以看做是急流勇退,是很识时务的选择。

而根据斯大林同志对他的工作安排来看,维克托有预感,在他被调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主席这个岗位之后,下一步多半会被安排到某个地方去主政一方,而且,这里所谓的“某个地方”,还多半不会是俄罗斯境内的某个州,反倒很可能是某个加盟共和国。

维克托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感,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同志安排他去做东普鲁士的苏联化工作,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征兆。而从维克托现在的职务来考虑,将他安排到某个州委书记的职位上,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此,某各个加盟共和国应该是合理的。

更进一步的思考,维克托甚至能够将方向锁定的更具体一些,他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斯大林同志多半会将他安排到波罗的海三国的某个具体国家中去。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波罗的海三国的分离倾向是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