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甚至怀疑,纳赛尔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兑现给予联盟的承诺,换句话说,阿里什与穆罕默德角这两处军事基地,联盟是不太可能真正拿到手里的。
说不准在纳赛尔这个埃及狂人的计划中,阿里什与穆罕默德角就是拿来引诱联盟的道具,但引诱联盟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联盟给美国人施加压力,迫使美国人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同埃及站到一边,再逼迫英法接受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现实。
占据着苏伊士运河的埃及人,等同于占据了先天的战略优势,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条卡住了石油输血管的航道实在是太重要了,华盛顿不可能接受联盟间接控制这条航道的现实,因为那就等同于将美国的能源战略关键点,放到了苏联的水阀下游,一旦局势有变,苏联方面只需要将这个水阀拧紧,就能要了美国的半条命。
所以,一旦联盟方面表现出要入局的迹象,华盛顿立刻便会改变立场,他们来不及在埃及策动一场针对纳赛尔的政变了,所以,只有将纳赛尔拉入他们那一方,并促使他修改与联盟合作的计划,如此一来,才能保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安全。
美国与英法的确是盟友,他们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在很多问题上,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立场,但,那又如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高度相似的,但却又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现实。所谓的盟友,不就是没事的时候大家相互照应,有事的时候相互出卖的关系吗?不管到了任何时候,华盛顿首要考虑的都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盟友的利益。
最关键的一点是,苏伊士运河的运营权掌握在英法的手中,对美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运营权,对美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因此,要想让华盛顿改变立场,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另外,一旦将苏联牵扯入这场风波,美国人甚至还会做出更大的让步,说不定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七千万美元,美国人会很乐意掏出来呢。
“当当......”
窗外传来的落地钟声,并没有因为下雨的关系而显得沉闷,那清越的声音,多少能起到令人头脑一清的效果。
会议厅呢,维克托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他伸过手,拿起面前的那包香烟,抽出一支后,并没有直接给自己点上,而是转手递给了一旁的莫洛托夫同志。
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的问题上,莫洛托夫同志是少有的几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同志之一,他不赞同联盟过度的介入这一危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也不相信纳赛尔所做出的承诺,他甚至认为一旦联盟表现出积极介入危机的态度,并派遣舰队逼近了英法所构建的禁航区,那么华盛顿便会迅速迫使伦敦和巴黎在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破坏联盟与埃及之间达成协议的基础。
不过,一些持赞同意见的同志也提到了,即便是最终英法方面被迫做出让步,而埃及方面也未能兑现承诺的话,那么联盟也不能说就是一无所获的,至少,迫使英法放弃以战争方式解决苏伊士危机,有利于在国际上塑造联盟和平维护者的形象,同时,也等于是向全世界宣告,英法这两个老牌的殖民帝国,已经在与联盟的竞争中,彻底落入了下风,这是联盟整体实力、国际地位上升的最显著标志。
再有,一旦出现英法被迫做出退让的结果,那么两国的现任政府,必然会面临着倒台的危机,这不仅会给英法两国的国内政局造成动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两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此次事件,联盟的黑海舰队有了以编队规模驶入地中海的先例,也以此试探出了土耳其及地中海东部各国,在联盟舰队展开地中航巡航一事上的态度,既然在这种时候,这些存在利益关联的国家都没有跳出来反对,那么自今而后,联盟的黑海舰队便可以将类似这样的巡航,转化为常态了。这一结果本身就增强了联盟在地中海区域的影响力,从战略角度考虑,它也是有利于联盟的。
总而言之,如今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实际上就是一场博弈,不是埃及同英法之间的博弈,而是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博弈。其本质,其实就是苏联在试探着向中东直接扩张军事影响力,并在这种试探中,观察美国人的态度。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自从维克托将落地窗敞开了一道缝隙之后,会议室内弥漫着的烟雾,逐渐变淡了下来,就在烟雾彻底散尽,偌大的会议室里,开始感觉有些冷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会议厅的门外响起,片刻后,索菲亚拿着一张便笺走进来。
径直走到维克托的身边,索菲亚将便笺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随后便退出了会议室的门外。
此时,会议桌旁边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了维克托的身上,很显然,他们都知道这张便笺上记录的,应该是从伏罗希洛夫号战列舰上发回来的最新消息——前往埃及的黑海舰队编队中,一共有两艘战列舰,一艘是莫洛托夫号,另一艘便是伏罗希洛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