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王邦瑞早早便准备好了话,他只能自这个时候开口,让陆子吟肩负起来大明七七八八的政务,庶务。
许多事情都需要人带头冲锋,偏偏大明够分量的混不吝一个都没有。只有陆子吟这家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不在乎什么个人名望的,也不在乎自己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自始至终都坚定地往前走,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坚定。
大明是什么样子的,他就怎么走。
无论是方才工部的建设计划,还是自己要提出的增加册封土司,以及爵位,都需要陆子吟鼎力帮助,而非只是摇旗呐喊。
大明不缺摇旗呐喊的人,缺的是一个愿意改革,愿意跟自己站在一起,临时结成同盟的人。
“西南土司改土归流,爵位将为世袭递减,直至归零。其子孙后代,可科举,行三百六十行。”
“科举之人,三代内可以免试进入南京,京师国子监。三代之后,全凭能力。”
王邦瑞目光温和,国子监改革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相对于大明的改革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在他看来,大明国子监作为大明的高等学府,不能糜烂下去。他便挑选了一些清闲的文人,将其调入国子监,给予品级后,让
他们整肃两京国子监。
国子监糜烂并非是一日两日的事情,想要整肃,只需要几个好的夫子,自上而下的改变,以及几次考试。
最初一年每个月考试一次,三次不过,留级一年,一年之内还不能合格,才会被退学。
这是清退政策,一视同仁。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一样。
有钱,有权利的人,自然不会为了让自己子嗣读国子监,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觉得自己子嗣是废物,狠狠责骂一番。
要么留在国子监继续读书,逢考必过,要么直接滚蛋。
“若是国子监加强管理,每几年择选其中精锐,直接授官三十人,以正八品作为官员。此事吏部并无不可,由此可以推行。”
王邦瑞介绍,说的话陆子吟大部分都知道,他虽然在西南地区,但对大明了若指掌。
即便是保守的人,也对国子监的情况十分恼火。
但国子监读书之后,还需要考试才能成为大明的官员,这才是问题关键。
国子监没有好老师反倒不是什么问题,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随便从新科进士当中丢几个人去国子监,就是不错的教育资源。
吏部赞成也是正常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科举改革势在必行,只是如何改,还得
另外商榷。
增加名额在大明日益增多的府县而言,并不算很大的一笔开支,对官员不够的现在,反倒是一桩好事。
大明的官员随着扩张,越来越不够用。
大明四年一次会试,录取不过四百,就算或自荐一年三十人,但也只是同进士出身,从正八品开始干,对大明而言并无影响。
甚至许多人没想过这些人的安排,陆子吟却是准备将这些人一股脑的丢到大明开拓的海外去。
大明需要的是不怕死的干才,这些人在老旧的官僚体系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张居正跟申时行,都是官僚体系当中的最适应的一批人。
他们可以改革,但真正做事,不顾一切的还是年轻人。
他们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想,只会努力做事。
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少数的,年轻的。
他们是大明的希望。
这些人没有太多坏习惯,到了海外,也能努力做事。年轻也就意味着抵抗力强,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如今的南洋,以及东南亚的丛林,一个蚊子就能杀掉无数人。
痢疾,瘟疫,杀了太多太多人。
“既然吏部没有意见,诸位呢?”
严嵩开口,他是上一任礼部尚书,也能沾染一部分功劳。
学校系统是他从司
礼监手中争来的,他是开创者,往后的一切离不开严嵩。
哪怕是严嵩再度成为名闻天下的大奸臣,他在学校上面的功劳还是无法抹除的。
只能被淡化,无人提及。
“此事事关重大,我大明上下无数人都关注此事。若是依靠成绩直接授官,自然要多次考试。”
“平西侯觉得不妥?”还是徐阶,他目光幽幽,像是提醒一样,立马让全场的目光落在陆子吟的身上。
许多人都瞬间捏了一把冷汗。
“自然不妥。若是要考试,那从学堂到学校,是否里面的人凭借成绩,可以进入南北国子监读书?”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又安静下来。
这样的话,自然有道理。
对啊,既然国子监是考进考出,那有了标准之后,是否会对大明所有的读书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