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1890东南亚之王> 第三百七十九章 沙漠风暴(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九章 沙漠风暴(八)(1 / 1)

“第五旅已经就位,明天可以想阿布瑞斯发起总攻。”

“第七旅正在换防,可能赶不上。”

“撤换下来的阿拉伯游骑兵团主动参与到清剿补给线残敌的任务中,也算是缓解了部分兵力压力。”

“南部经历两次抽调,剩余的阿拉伯人还有一师一旅,两万多人,可信度嘛……一般。”

二十九号下午,参谋长和王旭总结着当下的局势。

“让十一师停止封锁任务,将封锁降低海军,你看怎么样?”王旭没有回应局势,而是继续调动着南线的部队。

“再调走十一师?往哪儿?”参谋长看不出第十一师可以去哪儿。

第十一师其实相当于他们的总预备队,现在动了,手里就真的没有可以随意调动的大建制军队了。

“打了这么久,还停留在巴士拉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基本上都是死硬分子了,打下阿布瑞斯后,按原计划正式开始进攻巴士拉。

第十一师则北上,直取巴格达,看住剩下的敌人。”王旭说道。

拿下巴士拉和巴格达一点都不难,难得是如何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

最优解就是让阿拉伯人去进攻,进攻之前先炮击,既是打击敌人士气,又是断阿拉伯人后路。

这就像战场上,你作为守军,队友,队长,甚至亲人被敌人炸死了,然后敌人摸上来说要投降,你会接受吗?

“你是怕巴格达的守军逃跑?”参谋长恍然大悟。

别看南华巷战唯唯诺诺,要是野战,南华可不惧任何人——或者说看任何人都是小瘪三。

“也可以,南线并不需要太多兵力,完全可以让阿拉伯人慢慢啃。”参谋长点了点头。

总参谋部的意思很明确——这场战争的要点就是慢,越慢越好。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浪费大批物资、大量士兵投入到巷战中去。

阿拉伯人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嘛!

否则以南华攻击城市的一贯特色,先来几万发炮弹听听响,再不行就飞机轰炸,还不行就根据情况上燃烧弹和毒气弹。

“第五旅……”王旭看了回来。

“空军那边协调好了吗?”王旭坐回椅子上。

“已经协商完毕,另外,总参谋部已经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了陛下,还好只是打一群乌合之众,要是打的是正经军队,中间截断的战术就没用了,还得承受不小的损失。”参谋长一脸庆幸。

俗话说得好,早发现早治疗,越早发现,治疗起来越容易,代价也越小。

“恰恰相反,如果是正经国战,咱们可没这么多限制,大兵团迂回集结,攻敌必救,野战制敌,无人能挡。”王旭打了个哈欠,说着理所当然的话。

这基本就是二战前期闪电战的基本作战方式,只要敌人没有相应的机动力量,只能被动挨打。

有人说是俄罗斯的烂泥地击败了德国人,但是却看不见红色逐渐强盛的装甲力量。

数次保卫战后,巨熊的装甲力量已经压过了德国人,即便拥有充足的后勤,德国人也再无法重现闪电战了。

“回电第五旅。三十日早上十点,空军会向阿布瑞斯进行轰炸,争取全歼敌人。”

……

王旭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伤亡时,刘一鸣也拿到了总参谋部的报告。

“各兵种之间联络并不密切,这和我们所提倡的建设一支小而精悍的军队的思想是不想符合的。”杨涛说道。

这是南华建军之初的思想,那时候南华拢共没多少人,还需要进行工业建设,农业生产,还要培养各种人才,还要建设海军,人根本不够用。

近些年虽然好些了,但是由于推动了全面的预备役建设,南华的外部环境也不需要维持大陆军,所以军队规模依旧不大。

只算正规军的话,南华陆军二十多万人,在一二流甚至三流列强中,只比美国多。

众所周知,美国皿煮制度的最大威胁,是美国常备陆军——长期以来,美国常备陆军只有几万人,而且长期拖欠工资。

(美国的陆军曾经闹过好多次事,包括哗变,原因都是政府拖欠工资…)

但是南华有建设兵团,有民兵,有预备役。规模庞大,训练也不错,训练三个月,就是合格的新兵。

美国则是有一支不错的海军,加上优越的地理环境,开战之后再训练士兵也来得及。(而且他们有国民警卫队,也是民兵预备役性质。)

刘一鸣在思考一件事,不是建立大陆军,南华的人力资源并没有丰富到可以构建大陆军的地步。

“你说,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