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枫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年轻人。
罗枫记得他,此人名唤陶明澈,是个学问极好的年轻人。
据他所说,他出自北地极有名气的白鹭书院,小小年纪,学问却极了不得,甚至曾经取得举人功名。
当然,如今这些话的真假是无据可考了。
不过,牛皮可以吹,学问却做不得假。
罗枫亲自试过,并无水分,在罗枫见过的年轻人中,还真没有几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就是与罗枫年轻时相比,也并不逊色什么。
凭此人的才学,若不是恰逢乱世,只怕早已进京赶考,榜上有名了。
只是北盛如今刚刚搬到新长安,事情很多,暂时还没有余暇科考取士,大量人才没了上升之路,只能让朝中的官员进行举荐。
而因为朝廷之前建都云州,朝中官员几乎全是云州派系,不是秦家就是秦家的党羽。
秦家在北盛完全是一手遮天。
罗枫被当今任命为太傅后,有感朝政被秦党把持,皇权旁落,担忧秦家日益做大,到时候生了野心,取而代之,夺了周家的天下。因此到处招揽人才。
这陶明澈便是罗枫十分看好的一个年轻人,特别将他推荐给了当今天子周君,被周君任命了一个弘文馆侍读的七品官职。官虽然不大,不过,却是专门陪周君读书的职务,经常能够面见圣颜,可见周君对他的喜爱。
罗枫甚至私心里有将女儿许配给这陶明澈的念头,不过,毕竟涉及最疼爱的幼女,人心莫测,罗枫想要再观察这陶明澈一段时间,故而并没有提出这话。
此时听闻陶明澈竟然提出刺杀萧素素之语,罗枫吃了一惊。
陶明澈平常看着斯斯文文的,言谈举止都十分稳重,全无这个年纪一般的冲动急躁,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如此激进之语。
“万万不可,明澈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朝廷之中,政见不同,乃是常事。”
“怎么能够对同朝之臣行暗杀之行?”
“若人人都如此,朝廷还不乱了。”
“身为臣子,我们更当为百姓表率,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可做不得。”
“陶明澈,这样的念头切切不可再有,不然,我是再容不下你留在圣人的身边的。”
罗枫正色教训陶明澈道。
他是不喜萧素素,也不愿朝廷阴阳颠倒,被女人们搞得乌烟瘴气的。
但是,不喜归不喜,但是暗杀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暗杀一个人不难,但是,一旦开了这个先河,允许了这样的行为发生,那以后朝廷会成什么样子?政见不一同,大家都不想着在朝廷上分个高低,而是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那像什么话?
这可不是一个好朝廷该有的面貌。
罗枫绝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
萧素素是有许多不好,但从目前来看,她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在这样的乱世,她给了那么多百姓一方太平,是切实地将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的,在百万异族进犯的时候,更是毫不迟疑地驰援。
她做的事情,许多男人都做不到。
罗枫对萧素素本人的能力是认可的。
他不认可的是萧素素要将这种极为特殊的个别情况当做普遍情况在整个北盛推行。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确是有一定的好处,譬如能够将更多的青壮年人手抽出来,能够大幅提高北盛的战力。
但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数千年的制度之所以一直如此,是有它的原因的。
历史上那么多年代,每逢战乱,女子领兵打仗的事也不少见,女子率领的女军也不是没有,可是,最后战乱平息后,这些女子不还是回归家庭了。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变革带给一个国家的,不一定是好事,也许反而是更快地坠落。
因为这样的担忧,罗枫才反对,大家都是在为了北盛,在朝廷上唇枪舌剑,各施手段都很正常。
但是,暗下杀手这种事情,还是对一个立下过这样大功的女子,那就太卑鄙了。
罗枫怒斥陶明澈,让他回去好好反省,并警告其他人,万万不可同陶明澈一样,有如此荒谬的念头。
众人们连连应是,罗枫又安抚大家:“我知道,最近因为何相出台的新政,大家心里都很不满,作为文臣,我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也本来是该在朝廷之上,而不是军中。大家的不满和郁闷,我也是一样的,我十分理解。但是,以后的日子还长,我们不必争一时长短。时间长了,到时候新政的弊端必定会暴露出来,到时候,圣人、摄政王和萧州主、何相定然也会发觉,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到了那时,事情自然可以迎刃而解,我们自然也就能够迎来属于我们的机会。如今,我们还是先蛰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家先沉住气,不要急。”